隨著季末臨近,央行在公開市場加大了資金投放。昨日,央行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這令公開市場結束了連續17個交易日的資金凈回籠,本周一重返資金單日凈投放。
業內人士稱,央行有意加大短期資金的投放力度,但隨著季末臨近,受MPA考核等因素的擾動,機構對中長期資金面的緊平衡預期仍然強烈。
央行有意加大短期逆回購力度
3月20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操作總量較上周五增加逾六成。鑒于當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周一公開市場實現資金凈投放400億元。這也是時隔17個交易日后,央行在公開市場首次實現單日資金凈投放。
從昨日逆回購的投放結構來看,央行有意加大短期的7天期資金投放力度。周一,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購的操作量分別為600億元、200億元和200億元,其中,14天和28天品種操作量均與上周五持平,但7天期品種的操作量卻由上周五的200億元增至600億元。
在7天期逆回購操作放量后,昨日短期品種的資金價格有所下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昨日僅隔夜Shibor利率下行,周一下跌了0.05個基點至2.6325%,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季的2周和1月期資金價格上行都超過了3個基點。
“央行有意加平抑隔夜資金波動,但中長期資金價格仍在上漲,尤其是跨季末資金,顯示大家對季末資金仍預期謹慎。”交行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昨日告訴記者,近期光大轉債的發行對交易所市場的流動性影響更明顯,而從銀行間市場來看,季末也呈現出一定的趨緊態勢。
陳冀告訴記者,將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后,銀行業會面臨廣義信貸增速和資本充足率兩方面的壓力。各家銀行為了在考核時點達到廣義信貸增速要求,很可能出現大量收縮部分資金運用科目的行為,進而對市場流動性形成一定影響。目前,部分銀行調整廣義信貸增速的壓力相對更大,這或成為季末市場資金面局部短暫趨緊的一個原因。
未來利率仍有可能上調
目前,我國貨幣政策框架正處于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轉變的關鍵時期。上周,央行提高了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等貨幣市場政策利率后,市場資金價格也“水漲船高”。據記者統計,昨日,存款類機構隔夜期、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分別報2.70%和2.92%,分別較上周央行上調逆回購、MLF等利率前的水平上行了34個和35個基點。
對此,央行官員近期也多次提到,逆回購、MLF等工具對金融市場中長期利率和信貸市場利率的傳導效應正在加強。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昨日發布的工作論文中指出,近年來,央行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在通過持續進行7天回購利率加強短期政策利率引導的同時,也通過MLF常態化提供流動性,發揮其作為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
“最新的實證檢驗顯示,央行7天回購利率和MLF利率這兩個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種對國債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傳導效應總體趨于上升。”徐忠指出,這為暢通轉型經濟體利率傳導渠道提供了有益的理論探索。
昨日,雖然央行逆回購利率沒有變化,但有市場人士指出,未來不排除貨幣市場政策利率進一步上行的可能性。南京銀行(601009,股吧)資金運營中心昨日指出,央行在上周沒有MLF到期的情況下開展了3030億MLF,主要意在平抑季末資金面的波動,預計二季度資金面繼續維持緊平衡,不排除公開市場政策利率繼續上調的可能性。
徐忠指出,從貨幣價格調控和利率走廊操作要求上看,央行必須明確短端政策目標利率,以此為中心確定利率走廊區間,結合日常的公開市場操作,有效開展市場利率引導。因而,應盡快明確新的短端貨幣政策利率和目標水平,在改進準備金付息方式和包括SLF在內的再貸款(再貼現)安排的同時,確定適宜寬度的利率走廊區間,形成具有公開、透明、可信的,能夠真正穩定預期的利率走廊操作框架。
“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公開市場操作一級交易商制度,在一定標準下擴大公開市場操作和SLF交易對象范圍,完善操作流程,減少市場資金套利機會,降低市場結構因素導致的流動性沖擊放大效應,有效開展利率引導。”徐忠提出,在均衡水平政策利率基礎上,探索完善合格抵押品機制,結合MPA等宏觀審慎政策,進行貸款便利操作,以確保中央銀行資金安全,有效抑制金融機構道德風險。
中國央行今日發布工作論文,宣布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為主,兼顧轉型發展和金融改革;應盡快明確新的短端貨幣政策利率和目標水平;要進一步完善公開市場操作一級交易商制度;應在一定標準下擴大公開市場操作和SLF對象范圍。
繼1月底、2月初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央行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上行之后,3月16日央行逆回購和MLF中標利率再次上行10個基點。當日央行逆回購和MLF操作金額分別為800億元和3030億元。
央行今日繼續加大跨季資金投放力度。據央行公告,3月15日,央行以利率招標的方式開展6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14天和28天操作量分別為100億元、100億元和4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35%、2.50%和2.65%。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任周學東稱,央行并不擔心外儲和匯率具體變動到哪個位置。目前所采取的一些“穩匯率”、“穩外儲”的做法,實質是對預期的管理和引導。
3月9日,央行發布公告稱,近期增加流動性的因素較多,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今日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昨日,央行對到期的194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進行了等額續作,維護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基本穩定,凸顯出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
近日,中國央行已釋放出推進數字貨幣的強烈信號:一方面,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預計將在不久后正式掛牌;另一方面,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也于近日測試成功。
據央行公告,2月2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7天、14天、28天逆回購分別為200億元、200億元和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35%、2.50%和2.65%,繼續與上期持平。
央行表示,近日,人民銀行根據2016年度金融機構信貸支農支小情況,實行了定向降準例行考核。定向降準考核于每年2月份進行,根據商業銀行上一年度“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情況,對其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動態調整。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報告中一些細微的變化及對相關問題的解答更是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宗良指出,央行預期的改善更多還是基于全球及中國經濟客觀情況作出的理性判斷,有著充分的基礎。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報告中一些細微的變化及對相關問題的解答更是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宗良指出,央行預期的改善更多還是基于全球及中國經濟客觀情況作出的理性判斷,有著充分的基礎。
據央行公告,2月21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14天、28天操作量分別為400億元、300億元和3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35%、2.50%和2.65%,繼續與上期持平。
2月17日晚上7點40分,央行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種種跡象給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2017年金融機構給到房地產的企業和購房者的支持相比去年將大打折扣,房企正在告別“高杠桿”時代。
據央行公告,2月14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3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14天、28天逆回購分別為300億元、400億元和6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繼續持平于2.35%、2.50%和2.65%。
1月初,央行北京營管部已經對“火幣網”和“幣行”兩家主要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展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