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逐步企穩和油價推動歐美通脹回升,有力地制約了貨幣進一步寬松的空間。
3月16日,美聯儲和我國央行先后上調利率,日本和英國央行相繼按兵不動,但市場還是“嗅”到了英央行收緊的氣息(前一周歐央行同樣如此),這似乎意味著全球主要央行達成了共識:危機以來全球貨幣寬松的局面就要結束了。綜合來看,美聯儲加息提前至3月屬于戰術而非戰略調整,我國央行跟隨“加息”是 “隨行就市”疊加“去杠桿”,歐、日、英觀望的背后反映了各自并未明顯好轉的經濟基本面,再考慮到美國金融監管走向寬松,雖然全球貨幣已然趨緊,但流動性轉向其實尚需時日。
美聯儲把市場普遍預期的6月加息提前至3月,更多是戰術調整,旨在為全年加息節奏騰挪空間。按說(其實是困惑),美國時下的通脹數據和經濟表現并未超預期,其實并不支持3月加息。包括耶倫在內的多位美聯儲官員在兩周前突然發表鷹派言論,“強行”把此前不到4成的加息概率拉升至90%以上,可能是出于以下考慮:一是2月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PMI持續走強,全球經濟復蘇動力增強,3月加息有了好的外部條件;二是2月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債市、匯市都比較平穩,3月加息對金融市場的沖擊較??;三是2月底特朗普首次國會演講總體平淡,大大降低了政策不穩定性;四是3月初耶倫講話指出,去年6月沒有加息的一大原因就是受英國脫歐公投等外部因素影響,即美聯儲決策會根據國際環境相機抉擇。由于今年二季度歐洲大選可能引致動蕩,英國脫歐也將開啟實質性談判,6月份很大可能“沒那么太平”。
反觀中國,本次上調OMO、MLF、SLF等貨幣市場利率,顯然是“追隨”美聯儲步伐,但“追隨”背后其實具備基本面支撐和現實需要。其一,如同美聯儲提前至3月加息很大考量是美國內外部環境比較穩定,我國同樣如此,特別是1-2月份經濟數據總體不錯,短期內經濟尚有支撐。其二,開年以來,居民放貸增速放緩但絕對量仍高,地產銷售和房價超預期走高,以同業存單余額快速上升為表征的債市杠桿仍居高不下,去杠桿和抑泡沫迫切性上升。其三,平抑利差的需要。正如央行所說,“中標利率跟著市場利率走也是正常的。如果二者利差越來越大,就會出現套利空間和不公平,市場定價也會扭曲”,本次“加息”之后,央行中標利率(OMO、MLF等)和市場利率(SHIBOR等)將明顯收窄。其四,上調貨幣市場利率有助于“穩匯率”,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再看歐、日、英,維持各自貨幣政策不變的主因是經濟基本面雖有好轉但持續性有待觀察。歐元區2月CPI自2013年2月以來再度站上2%,但未來油價難以大幅走高加之低基數效應不再,通脹繼續上行的主要支撐被弱化;脫歐談判將正式開啟,英國經濟依然面臨巨大不確定性;日本央行行長重申“如有寬松的必要,下調負利率也不是沒有可能”,是物價略微抬升但是依舊陷于長期通縮困局的“無奈”回應。
往前看,基于3月加息是戰術而非戰略調整的判斷,加之美聯儲維持年內加息3次的前瞻指引和耶倫中性偏鴿的表態,預計美聯儲下一次加息時點在9月份或年底;如果二季度法國大選、英國脫歐進展和特朗普“新政”等不確定性均指向“穩定”,不排除6月份加息的可能。同時,3月加息落地展現了美聯儲強大的預期管理能力,此后美聯儲高層的講話需更加重視。之于中國,在“去杠桿、防風險、抑泡沫”的主基調下,我國貨幣政策將穩健中性、邊際趨緊,無論是通脹水平和經濟增長情況均不支持全面加息(即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受制于中美利差,我國貨幣市場利率仍有上調的可能。對于歐、日、英央行而言,在經濟和通脹沒有實質性改善之前,以不變應萬變仍是不二選擇。
全球經濟逐步企穩和油價推動歐美通脹回升,有力地制約了貨幣進一步寬松的空間。然而,緊的貨幣并不必然意味著緊的流動性,流動性全面收緊往往伴隨著金融監管、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組合拳?;乜疵绹?999年和2004年這兩輪加息周期可以發現,當時就是緊的貨幣和松的監管并存,流動性也就沒那么緊。當下美國已進入加息周期無疑,但同時特朗普趨于放松金融監管,擴基建也需要寬財政,由此看來,“緊貨幣、松監管、寬財政”并存應是特朗普不希望“強勢美元”的真實動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27日在索契舉行的俄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上發表講話說,俄不追求全球主宰地位也不搞擴張。普京還說,他在去年的瓦爾代俱樂部年會上談到世界秩序失序,遺憾的是過去數月里情況沒有任何好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過去幾年里,全球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爸袊恢敝铝τ诩涌烊蚪洕徒鹑谥卫砀母铮貏e是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8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善可陳,長期以來形成的4%穩定增長線再難企及,全球經濟治理也面對尷尬困境,舉步維艱。G20杭州峰會順勢而起,不走回頭路,從長計議全球經濟治理轉型與未來,象征著全球經濟治理呈現新起勢,進入新征程。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共同擔當,開啟全球經濟治理新航程——展望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之三 讓我們順勢而為、共襄盛舉,以杭州峰會點亮全球經濟治理之燈,燭照世界經濟增長之路,開創人類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目前BDI指數498的低位較2008年11793點的歷史高位下跌幅度至95%,而即便在2009年次貸危機期間,BDI指數還在500點關口之上。
史密斯說,上述涉及健康的觀點有助于解釋為何截至18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喝茶加糖的習慣在英國的中上層階級中占有穩固地位。勞丹說,靠征收茶葉和糖進口稅獲得的資金為英國海軍提供了更好的食物,包括時令蔬菜在內。
因IMF下調全球經濟預期,需求前景不佳,NYMEX原油期貨下跌1.49美元,跌幅1.65%,報88.85美元/桶。01:30IMF主席拉加德、美聯儲副主席StanleyFischer、荷蘭財長、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騰斯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全球經濟辯論”講話
本周早期的全球股市呈現出一片“愁云慘霧”的景象。在此背景下,中國堅持的結構調整、“以質換量”的發展方式無疑將在復雜的全球資源重新配置中占據有利地位?!霸谌蚪洕鷱吞K和中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要看到關于中國經濟增長最深刻的變化,就是現在提的‘新常態’一詞。
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2014年全球經濟風云變化,充滿未知。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全球GDP增速將達到3.6%,比今年的2.9%略高,但仍低于2005至2007年的5%?!?。
美國兩黨9月30日談判破裂,聯邦政府10月1日正式“關門”。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警告說,如果美債有史以來首次違約,引發的危險將遠超政府“關門”,“相當于關閉經濟的大門”。
美國兩黨9月30日談判破裂,聯邦政府10月1日正式“關門”。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警告說,如果美債有史以來首次違約,引發的危險將遠超政府“關門”,“相當于關閉經濟的大門”。
據經合組織(OECD)在周二公布的中期前景展望中表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溫和增長,2017年全球GDP增長預計將從2016年略低于3%(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增加至3.3%。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3.6%,將創2011年以來最高。
人們對全球化何去何從感到困惑之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打造世界經濟增長、合作、治理、發展新模式。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從宏觀角度解讀今年全球經濟發展主要情況,進而分析了2017年大概率發生的影響世界經濟形勢的主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