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19家煤炭企業參加由中國煤炭協會召集的大型煤炭企業閉門座談會。中國證券報記者從與會相關人士處獲悉,包括神華集團在內的多家煤炭企業均支持將目前執行的330個工作日重新調減為276個工作日,助力煤炭去產能。
去產能助力供需平衡
包括神華集團在內的多家煤炭企業負責人在座談會上表示,支持將目前煤炭企業執行的330個工作日重新調減為276個工作日。此前,相關部門已將該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
據了解,2016年2月初,在煤炭等行業產能過剩、出現虧損及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出臺,規定從2016年開始,按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重新確定煤礦產能,原則上法定節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產。2016年下半年,為保障煤炭供應,抑制煤價快速上漲,國家發改委自2016年9月開始不斷進行調控,釋放煤炭產能,從部分先進產能煤礦逐步擴大到大部分煤礦,都已恢復全年330日工作制,先進產能釋放期限也從原來的2016年年底延長至2017年春季供暖結束。
隨著供暖季步入尾聲,跟煤炭價格緊密相關的工作日調整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對陜西、安徽等地煤炭企業人士的采訪也顯示,一些煤炭企業縮減工作日的主動性較強。通過去產能來穩定煤炭價格,企業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獲益,因而控制產量的主動性也在提高。
2016年全國煤炭行業去產能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產量回落到33.64億噸,同比下降9.4%;預計全國煤炭產量34.5億噸左右,全國煤炭市場供需形勢由長期的供需緊張逐步轉為總體供需寬松和基本平衡狀態。
隨著煤炭企業去產能效果的顯現,煤炭企業的業績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有了很大起色。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32萬億元,同比下降1.6%;利潤總額1090.9億元,同比增長223.6%。分月度來看,自8月份后利潤實現正增長。
目前的煤炭價格已由2016年的大幅波動逐步回歸到相對穩定的點位。中國煤炭市場網數據顯示,2月20日,CCTD秦皇島煤炭價格5500大卡煤種報602元每噸,5000大卡煤種報535元每噸,較年初的價格小幅回落。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煤炭價格處于合理區間,有一定下行壓力。
預計行業總體較為平穩
業內人士表示,煤炭企業目前產銷基本穩定,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等政策推動下,預計2017年煤炭行業運行總體較為穩定。
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已顯現成效,煤炭企業產業集聚度進一步提升。2016年,1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產量占全國的92.7%;全國煤炭產量超過億噸的省區有8個,產量合計28.6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2.9%。神華集團、中煤能源(6.210, -0.03, -0.48%)集團、山東能源集團、陜西煤業(5.740, -0.05, -0.86%)化工集團等前4家煤炭企業2016年產量8.21億噸,占全國的23.8%。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2017年力爭關閉落后煤礦500處以上,煤炭退出產能目標為5000萬噸。這比2016年退出產能2.5億噸的目標減少了80%,煤炭供需結構在2017年還將接受考驗。
有業內人士認為,2017年,市場需求不會出現顯著增長,煤炭價格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隨著供暖季即將結束,市場和企業已對煤價回落有一定擔心。
促進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7月4日,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76元/噸,較前一期再次大幅下降26元/噸,較之年初的800元/噸已有124元/噸的降幅。
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能源大省河南全面深化改革,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截至12月3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今年煤炭產量突破1億噸,累計達到10013萬噸,刷新河南煤炭工業企業產量紀錄,成為全省首個煤炭產量突破1億噸的大型煤炭企業。
河南去產能再“砍一刀”,近日,河南省發布2016年化解過剩產能關閉煤礦名單公告,100座煤礦被關閉,去產能達2388萬噸,涉及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平煤神馬集團、鄭煤等多個大塊頭企業!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去產能之路強力推進。
今年8、9月份鋼鐵行業去產能進度明顯加快,部分省份甚至已經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國慶假期過后,鋼廠不同產品的盈利走勢不同。由于目前鋼廠的出廠價格已經直逼成本價,短期來看,建材市場的價格走勢將以橫盤整理為主。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排頭兵”,去產能正進一步加速。近期,國資委、發改委密集部署去產能,明確了詳細的時間表和任務。
3月3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首提“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過去的一年里,隨著改革的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漸成經濟領域的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