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首戰之年。全面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是全省上下的一致行動。
作為立足中原的一家負責任的國有通信企業,中國移動河南公司(以下簡稱“河南移動”)自覺投身于這場“攻堅戰”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以信息化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處處彰顯其“忠于歷史使命、致力河南發展、專注本土服務、注重責任擔當”的企業精神。
如今,在中原大地上,河南移動通過“互聯網+”正在“加”出一番新天地:“信息路”加速鋪設,老百姓脫貧致富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支撐;朵朵飄蕩的“農業云”,讓農業裝上了“最強大腦”,徹底告別“靠天吃飯”;應時而生的“智慧村莊”,使得傳統和現代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鋪設“信息路”:農民脫貧搭上“互聯網快車”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擱以前,多指交通基礎設施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先決因素,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要“修路架橋”,更要鋪設起“信息高速公路”,縮小地區間的“數字鴻溝”,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精神于今年初制定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破除制約發展瓶頸,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加快推進寬帶網絡覆蓋貧困村、實施電商扶貧工程等。
積極踐行企業責任,實施“互聯網+精準扶貧”,認真開展網絡專項提升行動,正是河南移動利用自身優勢、助力我省脫貧攻堅的“應然選擇”。
在河南的最西邊,有著全省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盧氏縣,該縣有貧困村110個,63134名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18.9%。
助推盧氏脫貧攻堅,河南移動一直在積極行動,“精準滴灌”力拔窮根。河南移動盧氏分公司抽調專人針對貧困村進行網絡現場勘察和資源調配,加快基礎通信網絡建設進度,為信息化扶貧奠定基礎。積極籌建信息化精準扶貧平臺、暢通幫扶與貧困信息的溝通渠道,提出《盧氏縣智慧城市&信息化精準扶貧項目綜合方案》,方案涵蓋貧困村基礎網絡建設、入駐大數據云計算中心工作推進、精準扶貧服務管理平臺、脫貧攻堅督查平臺、職業農民掌上培訓平臺以及互聯網+旅游、教育、醫療、政務等信息化項目。此外,成立扶貧工作隊駐村幫扶,加大精準扶貧力度,通過看房、看糧、看勞力、看教育這“四看”和問本人、問鄰居、問村組干部這“三問”,深入了解致貧原因、困難所在,使真正的貧困戶納入到困難幫扶中,達到精準識貧、精準脫貧。
“盧氏縣‘山大溝深’,村民居住分散,網絡建設有一定難度,但扶貧攻堅刻不容緩?!焙幽弦苿痈笨偨浝碛嘀t表示,河南移動一定全面落實省長陳潤兒不久前調研盧氏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勇于擔當、克服困難,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面,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助推盧氏脫貧攻堅。
目前,河南移動已初步制定出盧氏脫貧攻堅基礎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和網絡優化計劃,擬投資上億元,進一步補齊盧氏基礎通信服務和信息化短板:針對今年脫貧的22個村,加快增補基站、光纖寬帶建設進度,確保12月底前全部完成;持續加大對盧氏網絡資源的投入,明年計劃在盧氏新建基站100余個,并實現150個行政村的寬帶覆蓋;針對盧氏境內高速、鐵路、省道、國道、景區、鄉村主干道和居民超過10戶以上的村組進行4G網絡的持續優化;系統完善涵蓋百姓衣食住行和產業脫貧的《智慧盧氏&信息化精準扶貧項目》方案,預計明年全面實施。
編織四通八達的“信息路網”、夯實脫貧致富的基礎支撐,河南移動在盧氏的具體實踐只是其助力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側影?!爸铝τ诔青l基礎通信的建設和改善,是河南移動的使命所在,公司將針對脫貧攻堅持續投入巨大資源,不斷擴大貧困地區基礎網絡和寬帶網絡的建設和覆蓋,力爭讓貧困戶盡快搭上‘互聯網快車’,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焙幽弦苿酉嚓P負責人如是表示。
遇上“這朵云”:農業發展有了“最強大腦”
當黃土地遇上“農業云”,當“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遇到了大數據,又會長出怎樣的“果實”呢?
河南是農業大省,河南移動依靠“農業云”、物聯網的技術正在為傳統農業裝上“最強大腦”,農民脫貧致富也有了“神兵利器”。
不論是種菜,還是養花,農民只需按個開關,或是完全聽“指令”,就能種好菜、養好花。許昌市將官池鎮天和農業種植大棚里,空氣濕潤、溫度適宜,蔬菜長勢喜人。
與傳統種植大棚有所不同的是,在大棚的中央懸掛著不少看起來奇奇怪怪的“小鐵盒”。而這些不起眼的“小鐵盒”,正是農業智能化的小功臣,里面裝有感應器,可實現對棚內土壤的鹽堿度、濕度、溫度、有機無機含量、農田灌溉水質,農田大棚的濕度、溫度和光照的數據采集。棚內溫度高它會發出警告,土壤濕度低它會提示。而在蔬菜大棚的頂部,每隔幾米也有一個監控攝像頭,攝像頭有自動拍照功能,可以按照設定的時間自動上傳所拍攝的照片給管理人員,便于監測病蟲害,提升蔬菜的品質和產量。
“現在種大棚容易多了?!碧旌娃r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只需要輕點鼠標或者智能化手機,就可以登錄“移動農業信息化控制及數據分析系統”查看棚內土壤、空氣的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相關信息,并根據這些基礎數據對棚區農作物開展機械化控制,實現遠程控溫、控光、控風、控水等功能。
農業、農村的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而傳統模式下的農業組織往往單一、分散,農民從種養到產出銷售,沒有形成產業鏈真正意義上的價值產品。力量分散,無法面對大市場信息,嚴重缺乏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農村信息瓶頸,一直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掣肘。
“農業云”的出現,幫助農民打破了這種困境。河南移動于2015年同省農業廳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技術融合等方式,共同推進農業信息化進程。“農業云”基于河南移動“云平臺”,規劃了自動管理、自動生產、信息服務、電子商務四大類信息化應用,不僅能幫助用戶完成實時監控,更能實現農業精準化生產、商品化管理,產品質量可全程追溯。
目前,河南移動“農業云”提供了農信通、豫農信、動物檢疫申報等25項產品和應用,累計發展客戶超過600萬。除在許昌外,河南移動還在三門峽、鄭州等多個地市先后建設了智慧大棚、自動灌溉等項目,有效推動了農業信息化發展,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
打造“智慧村”:農村建設插上“騰飛翅膀”
作為河南“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承建者與推動者,河南移動人始終有這樣的感受,“好似每天都要進行一場百米賽跑,不敢有絲毫懈怠?!?/font>
據統計,截至目前河南移動已累計投入270億元,陸續在17個地市開啟智慧城市建設,覆蓋全省5600萬名移動客戶、2500萬個家庭客戶、290萬家政府和企業客戶。如今,一座座智慧城市,串起了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要素,由點成線,由線及面,一張服務政務、惠及產業、造福百姓的智慧網絡已然織起。
一部移動手機就可以乘公交、逛景點、查社保、實現遠程醫療;輕點鼠標,景區用戶熱力地圖躍然“屏”上,人流趨勢一目了然;道路輕微事故,無須交警和保險人員到場,當事司機掏出手機動動手指就能快速處理,耗時不到半小時……“智慧”“智能”正在加速融入人們生活的每一條“神經末梢”。
與“智慧城市”建設遙相呼應,河南移動加快實施“寬帶中原”戰略、著力打造“智慧村莊”,尤其針對貧困村莊持續加大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互聯網+”手段為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插上智慧的“隱形翅膀”。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河南移動將累計投資548億元,持續推動我省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能力穩步提升。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戰的“重頭戲”,而建設智慧服務平臺、發展鄉村旅游便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在不久前,河南移動焦作分公司與焦作孟州市就“智慧莫溝”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借助ICT(門戶網站)+IDC(服務器托管)+寬帶接入+MAS(短信平臺)+WLAN等信息化手段,對老家莫溝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無線WiFi工程等內容進行了全覆蓋,實現了對莫溝村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旅游景點、南太行窯洞文化的全方位信息化展示宣傳,成功將“互聯網+”基因移植到古老的原生態文化中,為打造集宜居宜業、休閑旅游、生態觀光于一體的特色村莊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此外,河南移動還針對武陟縣發展畜牧業的優勢,為該縣搭建了一攬子信息化解決平臺,助推其畜牧業實現綠色養殖、安全生產。
“智慧村莊”搭建起互聯網為農便民服務的框架和“筋骨”,縮短著城市和農村的差距,改變著人民的思想觀念,貧困地區的農民也愈發“潮”起來,逐漸“觸網”,越來越多的土特產品開始走出大山、行銷全國乃至全世界……河南移動正是通過“互聯網+”在不斷“加”出農村、農業、農民新的變化和新的氣象。
“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決不讓一個貧困縣、一個貧困村、一個貧困群眾掉隊。”這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亦是河南移動作為負責任的國有通信企業的擔當所在。
“我們將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和電子商務園區建設,努力打造豫北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網絡經濟活躍區域。”談及今后淇縣電子商務的發展,淇縣縣委書記王永青說。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首戰之年。全面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是全省上下的一致行動。
“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筆者認為,媒體、電商,是宣傳、產業、互聯網的縮影,而這三者,都是當前各區域在脫貧攻堅戰中,要運用的必要打法。
2016年10月11日,是一點紅主播培訓的第三天。在互聯網界響當當的“魔王”王炎、UU跑腿谷鐵峰、《王寧說房》主持人王寧,三位老師走進主播課堂,給主播們講授了各自的從業經驗。
2016年10月11日,是一點紅主播培訓的第三天。在互聯網界響當當的“魔王”王炎、UU跑腿谷鐵峰、《王寧說房》主持人王寧,三位老師走進主播課堂,給主播們講授了各自的從業經驗。
在“互聯網+”熱潮下,淅川縣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積極推進各鄉鎮農村電子商務工作,創新果品銷售渠道,加強與知名電商企業溝通合作,不斷促進農民增收,使廣大林農逐步走上致富路。
網上咨詢報價、選設計師、定材料……手機一點,可查看裝修進度、現場畫面、工人信息……目前,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選擇互聯網+家裝。
今天,互聯網正在深刻影響旅游業的發展。未來,如何把握互聯網時代旅游業演變趨勢,無論對互聯網,還是對旅游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光大銀行信用卡業務順應趨勢,發力移動互聯網,打造手機App —— “陽光惠生活”,通過搭建移動互聯平臺,構筑精細化、差異化、人性化的移動生活,在場景化的卡位之爭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最新名單發布 映象網在列。
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截至2016年7月)
電商團購看似幫購房者省了一大筆錢,但隨著這類信息類網站的日益強大,逐漸掌握了房產類廣告的話語權,開發商和中介的廣告費用、端口費開始暴漲,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營銷費用的增長最終均攤給了每一個消費者。
5月16日上午,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河南省互聯網協會發布了《2015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河南互聯網網民人數已達到7355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77.9%。
過去中國互聯網的混沌年代,王欣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在我看來,快播與王欣在中國互聯網業界屬于絕對的異類和奇葩。
)“我們是從微信群里知道這個采摘園的,孩子們品嘗之后都說這里的草莓味道好。”1月12日,在鎮平縣石佛寺鎮趙灣村草莓采摘園里,來自南陽市臥龍區的張先生說。在這里,游客們不僅能夠觀光采摘、體驗勞作,還可以了解農村生活,享受自然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