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面加強賬戶實名制管理、銀行卡業務管理和轉賬管理。明確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自助柜員機轉賬的,在發卡行受理后24小時內,可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
行內異地轉賬三個月后免費
為有效遏制買賣賬戶和假冒開戶的行為,全面推進賬戶實名制管理,《通知》明確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個人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此舉旨在保護資金安全。
同時,為降低居民轉賬成本,《通知》明確,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三個月內實現免費。
據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在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中,不法分子轉移詐騙資金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主要來源于直接購買個人開立的銀行賬戶,誘騙一些群眾出售本人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或者利用買到的居民身份證,偽裝成開戶者本人或者以親戚朋友的名義虛構代理關系,到銀行開戶或者在網上開立支付賬戶。
因此加強實名制管理,對于個人方便管理賬戶,消除不必要的不常用的賬戶,對于不法分子來說,不能隨意開立多個賬戶,轉移詐騙資金。
異常行為銀行有權拒絕開戶
《通知》加強了對異常開戶的審核,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銀行和支付機構有權拒絕開戶:對單位和個人身份信息存在疑義,要求出示輔助證件,單位和個人拒絕出示的;單位和個人組織他人同時或者分批開立賬戶的;有明顯理由懷疑開立賬戶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
同時,對于被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以及經銀行和支付機構核實單位注冊地址不存在或者虛構經營場所的單位,銀行和支付機構不得為其開戶。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至少每季度排查企業是否屬于嚴重違法企業,情況屬實的,應當在3個月內暫停其業務,逐步清理。
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加強賬戶交易活動監測,對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賬戶,銀行應當暫停其非柜面業務,支付機構應當暫停其所有業務,銀行和支付機構向單位和個人重新核實身份后,可以恢復其業務。
轉賬方式調整為三種由存款人選擇
《通知》明確,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提供轉賬服務時應當執行下列規定。向存款人提供實時到賬、普通到賬、次日到賬等多種轉賬方式選擇,存款人在選擇后才能辦理業務。
針對不法分子指導受騙者通過英語界面轉賬的情形,《通知》指出,銀行通過自助柜員機為個人辦理轉賬業務的,應當增加漢語語音提示,并通過文字、標識、彈窗等設置防詐騙提醒;非漢語提示界面應當對資金轉出等核心關鍵字段提供漢語提示,無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轉賬。
同時,《通知》加強了銀行非柜面轉賬管理。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在為存款人開通非柜面轉賬業務時,應當與存款人簽訂協議,約定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轉賬的日累計限額、筆數和年累計限額等,超出限額和筆數的,應當到銀行柜面辦理。
任何人不得在網上買賣POS機
為規范受理終端管理,《通知》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網上買賣POS機(包括MPOS)、刷卡器等受理終端。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對全部實體特約商戶進行現場檢查,逐一核對其受理終端的使用地點。對于違規移機使用、無法確認實際使用地點的受理終端一律停止業務功能。
《通知》要求建立健全特約商戶信息管理系統和黑名單管理機制。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銀行卡清算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特約商戶信息管理系統,組織銀行、支付機構詳細記錄特約商戶基本信息、啟動和終止服務情況、合規風險狀況等。對同一特約商戶或者同一個人控制的特約商戶反復更換服務機構等異常狀況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審慎為其提供服務。
同時,建立健全特約商戶黑名單管理機制,將因存在重大違規行為被銀行和支付機構終止服務的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公安機關認定為違法犯罪活動轉移贓款提供便利的特約商戶及相關個人、公安機關認定的買賣賬戶的單位和個人等,列入黑名單管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應當將黑名單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銀行和支付機構不得將黑名單中的單位以及由相關個人擔任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單位拓展為特約商戶;已經拓展為特約商戶的,應當自該特約商戶被列入黑名單之日起10日內予以清退。
——人民銀行、外匯局相關人士來解惑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緊貼”7關口、外匯儲備“直逼”3萬億美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外匯局相關人士認為,目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總體穩定,這與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前期采取一定措施擴大資本流入有關。
央行將通過多項措施,為人民幣債券加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創造條件,引導更多外資投入境內市場。
中信證券債券分析師明明進一步解釋稱,央行指導部分銀行通過X-Repo釋放流動性,有助于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事實上,央行多渠道維穩的信號,還體現在昨日的公開市場上,央行凈投放資金力度也在“加碼”。
隨著年末臨近,銀行間市場中長期品種資金價格漲幅擴大,央行也加大了資金凈投放力度。據公告,12月19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950億元7天品種、300億元14天品種和550億元28天品種,中標利率分別繼續持平于2.25%、2.40%和2.55%。
12月16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近期MLF到期情況,人民銀行對19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3940億元,其中6個月2070億元、1年期1870億元,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85%、3.0%。
繼15日結束連續三日凈零投放,并向市場注入1450億后,央行16日再次向市場注入450億。分析稱,央行促進債市有序“去杠桿”目的已達到,未來將繼續平抑資金面緊張的局面,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中國央行今日將進行1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4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將有1000億逆回購到期。
12月12日,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3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包括,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5%,3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40%,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5%。
中國央行今日將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將有2200億逆回購到期。 另外,今日還將有115億元6個月期MLF到期,央行昨日開展3390億元規模MLF操作。
12月6日,人民銀行對24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3390億元,其中6個月1510億元、1年期1880億元,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85%、3.0%。
12月2日消息,央行將進行1600億元7天期、600億元14天期、2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國央行就7、14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
12月1日消息,中國央行將進行1000億元7天期、500億元14天期、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自11月24日起,央行公開市場資金投放力度有所減小,受疊加逆回購密集到期影響,公開市場操作之前幾日出現連續小額凈回籠。
11月23日消息,中國央行今日將進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8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將有1400億逆回購到期。
為順利實施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人民銀行和證監會11月22日聯合下發《關于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規范相關資金流動。通知于印發之日起施行。
據央行公告,11月21日,央行以利率招標的方式開展了185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1100億元7天品種、600億元14天品種和150億元28天品種,中標利率分別繼續持平于2.25%、2.40%和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