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20日履新以來,劉士余擔任證監會主席已有4個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加強監管”成為其履職后的主旋律。
6月17日,證監會一天內發布多條重磅信息,既涉及IPO審核監管、上市公司重組,也包括操縱二級市場、內幕交易等案件的行政處罰。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新主席的政策思路已經明晰:要掃除股市頑疾,建立一個真正公開透明的資本市場。
連發五大監管“干貨”
6月17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涉及“給炒殼降溫”、“嚴打IPO造假”,以及“修訂券商風控指標管理辦法”等五大信息“干貨”。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這是落實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要求的重要工作舉措。”以下為具體內容:
一、依法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4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有3宗為操縱市場案,涉及的三人(機構)分別為瞿明淑、彭旭和廣州穗富投資。受處罰最重的是瞿明淑,被沒收違法所得約3116萬元,并處以約9349萬元罰款。
二、通報對欣泰電氣(300372,SZ)及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情況。“初步認定欣泰電氣在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時存在欺詐發行行為,上市后披露的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證監會擬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措施。一旦認定欣泰電氣欺詐發行并作出行政處罰,深圳證券交易所將依法履行退市工作職責,啟動欣泰電氣后續退市程序。”
三、公布2016年1~5月發行人主動撤回首發申請、證監會終止審查的17家首發企業名單,以及審核中關注的主要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證監會首次專門集中公布終止審查首發企業相關情況。
四、就《基金中基金指引》公開征求意見。
五、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按照證監會的說法,本次修訂旨在給“炒殼”降溫,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理性修復,繼續支持通過并購重組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在上述五大“干貨”中,IPO無疑是A股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鄧舸表示,本次公布的17家終止IPO審查公司中,證監會關注的主要問題有5方面:一是部分股東受讓資金來源不清;二是收入利潤與同行業變化不一致且披露理由不充分;三是報告期利潤大幅下降;四是資金往來行為披露不完整;五是數據出現差錯。
鄧舸指出,因上述前三種情況申請終止審查,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和權利。但是,如果企業在申報時,通過掩蓋真實情況等方式企圖蒙混過關,則違反信息披露真實性義務同時,因主動撤回申請而終止行政許可審查,并不意味著上述法律責任的豁免。
IPO審核越來越細
事實上,在劉士余主席上任后,對于IPO的監管成為證監會工作的重中之重,IPO審核趨嚴成為市場共識。
如5月18日,發審委否決了吉林省西點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5月20日,發審委又否決了南京中油恒燃石油燃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恒燃)、吉林科龍建筑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
即使是審核通過的公司,發審委也往往提出諸多問題。如6月17日剛剛過會的深圳市名雕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出的主要問題就多達六點,涉及公司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被否的公司往往敗在細節上。如中油恒燃被發審委關注的問題中,就包括,公司子公司某項目2015年實現收入507萬元,毛利率為81.99%,應收賬款余額為0。證監會要求保薦代表人進一步說明對該項目的核查情況。中油恒燃年收入達數億元,500萬元的收入不足公司年收入的2%,但仍然引起發審委關注,在市場人士看來,這進一步顯示了IPO監管趨緊的信號。
除17家被終止審查的公司外,截至6月16日,上證所11家、中小板4家、創業板11家公司被中止審查。其中,大部分屬于“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包括安信證券保薦的珠海光庫科技、中金公司保薦的廈門億聯網絡技術等。
也有因“發行人主體資格存疑或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受限,導致審核程序無法進行的”,如信達證券保薦的兩家公司——四川臺沃農業科技和深圳市駿達光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遼寧振隆IPO涉嫌造假被立案調查,作為其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的信達證券亦受到牽連,收到了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從而間接影響到了信達證券保薦的其他公司。
未來IPO監管趨嚴將成為常態。正如鄧舸在6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言,“為進一步加大行政審批的公開力度,證監會將在本次集中公布的基礎上,建立終止審查企業信息公開長效機制,今后每個季度定期公布一次終止審查企業名單及審核中關注的主要問題等情況,加強對企業和中介機構行為的社會監督。”
市場人士叫好從嚴監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股市場五大頑疾——IPO造假質量不佳、重組上市殼資源炒作、加大中介機構的問責、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嚴打、承諾不兌現等均被納入證監會監管范圍。
實際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以來,證監會幾乎每周都會通報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情況,“監管就在身邊”已成常態。而前期劉士余履新之后為數不多的幾次公開講話,也傳達出“從嚴監管”的決心。
2016年3月5日,劉士余在全國兩會上首次對媒體發聲時就表態,新主席首要任務就是監管,保護投資者權益,監管思路為“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只有監管才能保證改革的措施順利實施”。
4月16日,在深圳與市場機構的首次座談會上,劉士余要求,各市場機構要恪盡職守,切實履行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法定義務,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6月1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十周年慶典”上,東海證券董事長朱科敏公開表示,目前證監會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暫緩戰略新興板推出、嚴控跨界虛擬產業并購重組、IPO的嚴審等顯示,中國資本市場的功能正從融資轉型到保值增值。
專家認為,讓扶貧企業能夠幫助當地產業轉型,從整體上看,與國家扶貧戰略是一致的。
并購重組與再融資審核趨嚴已成為一種趨勢。而為了順利且快速通過并購重組,現金收購開始風靡。近期,已有不少上市公司放棄定增購買資產而改為100%現金收購。
11月22日次新股板塊上漲2.58%,成為當日表現最好的板塊,其中有50只次新股上漲,僅有12只下跌,上海銀行(28.770, 0.34, 1.20%)(601229.SH)則是其中一只,下跌0.21%。
記者22日從證監會獲悉,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第九屆中國·武漢金融博覽會暨中國中部(湖北)創業投資大會上表示,證監會將加強對IPO、再融資、并購重組等的監管,加快多層次股權市場建設,完善新三板掛牌融資、交易和退出機制,推動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
在市場對IPO逐步忘卻的時候,監管層核準新股上市的速度似乎悄然提速,規模也開始放大。海航基礎完成重大資產重組 海航基礎26日晚間發布系列公告,該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已完成標的資產交割及股份變動登記,標志著該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圓滿收官。
記者統計顯示,證監會每周發審會審核仍分兩批進行,每次約有2~3家企業上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過會率明顯升高,但發審委委員的審核十分嚴格,從問詢情況來看,企業是否規范經營、風險是否充分揭示成為當前新股審核的重點。
滬深證券交易所近期向各家證券公司下發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網下發行實施細則的征求意見稿。
從11月6日證監會發布的IPO新政之征求意見稿來看,本次新股發行制度的完善充分考慮了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保護。
對于此次IPO的重啟,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
4月3日,團購網站窩窩發布正式聲明,稱將掛牌時間推遲到4月7日之后。窩窩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窩窩2014年前9個月凈虧損比照同期在擴大,窩窩2014年前9個月凈虧損為3244.7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凈虧損為2112.1萬美元。
申銀萬國發表研報稱,萬達院線將作為本輪新股申購的首選標的,此輪新股上市表現(即上市初期漲幅)依次為萬達院線、昆侖萬維、中文在線。對此,有投資人士表示,目前傳統藍籌股異軍突起,并帶動二級市場走勢回暖,對資金的誘惑大增,導致炒新資金分流明顯。
申銀萬國發表研報稱,萬達院線將作為本輪新股申購的首選標的,此輪新股上市表現(即上市初期漲幅)依次為萬達院線、昆侖萬維、中文在線。對此,有投資人士表示,目前傳統藍籌股異軍突起,并帶動二級市場走勢回暖,對資金的誘惑大增,導致炒新資金分流明顯。
而在證監會加速審核新股申請的背后則是擬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增長,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多達591家。
而在證監會加速審核新股申請的背后則是擬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增長,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多達591家。
北京時間12月22日早間消息,上月,阿里巴巴的馬云邀請1600名前員工前往杭州聚會。紀源資本合伙人李宏瑋表示,在該公司今年在中國的約20筆投資中,杭州占據了1/3,而去年該公司并未在杭州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