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季度創紀錄的信貸投放后,隨著權威人士5月9日第三度在《人民日報》發聲談中國經濟并進一步明確“高杠桿帶來高風險”后,嚴打各類的金融投機、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監管之風已經悄然在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之間形成。
最能明顯感受到的就是,4月中下旬一場由國務院決策部署、十余個部委共同行動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在全國范圍內拉開大幕。在總計七個分項整治子方案中,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對網絡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開啟專項整治計劃。
在傳統金融領域,各監管部門同樣開始了規范。
其一是央行和銀監會聯手規范票據業務;其二是證監會規范私募股權基金發展、規范基金子公司的資管業務;其三是保監會全面規范通道類業務,并基本叫停了短期人身險等產品;其四是銀監會已開始全面摸底表外業務情況,排查重點是新興表外業務和表內資產表外化等風險。
“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權威人士如是說。
互聯網金融:聲勢浩大,中央牽頭整治
一面是行業的迅猛發展,一面是以P2P倒閉潮為代表風險正在爆發,互聯網金融儼然成為這一輪金融監管的風口:一方面央行、銀監會、支付清算協會、證監會等牽頭組建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并在3月正式掛牌,另一方面,國務院牽頭十部委聯合出手開始對各個分支領域進行了專項整治。
在這項“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專項整治中,重點涉及了網絡投資理財、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業態,以及互聯網金融企業廣告治理等相關業務。
按照相關子方案,P2P平臺不得設立資金池及不得發放貸款;股權眾籌平臺不得自籌,不得“明股實債”或變相亂集資;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房地產企業及中介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等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不得利用P2P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等等。
幾乎同時,互聯網金融協會也開始建立統計制度,根據要求,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進行年度、季度、月度的總計6項匯報。
央行再定調貨幣政策:別指望過度寬松
在經歷過一季度天量投放、4月信貸數據突然超預期萎縮后,央行借著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之筆,定調了貨幣政策。
相比2015年兩次降準、兩次降息、還有3次“雙降”,進入2016年,央行在貨幣政策上謹慎了不少,僅僅降準一次。而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市場上對放松貨幣政策的聲音一致不斷。
不過,在5月26日第一財經發布的《2015年以來穩健貨幣政策主要特點的回顧》中,負責撰寫每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指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并指出為穩定市場被動注入流動性屬無奈之舉,但也沒更好辦法。
有分析認為,這一表態意味著央行后期貨幣政策將真正的轉向穩健,政策指向也更偏向為改革服務,為去杠桿去產能服務。
隨后,央行副行長陳雨露5月29日在“2016第五屆金融街論壇”上的演講,進一步給期望貨幣政策大放水的人潑了冷水。
“與比較快的貨幣信貸增速和高杠桿率并存的是,在社會層面還是在不斷的發出要求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呼聲。”陳雨露說。
陳雨露指出,貨幣供給和人民幣貸款的增速都高于名義GDP的增速。同時,2008年以來,非金融企業杠桿率增長迅速,到2015年末已經達到了160%左右的高水平。
央行銀監會聯手:嚴查首付貸、票據
除了定調貨幣政策,央行還與銀監會聯手對今年以來大案頻發的票據市場展開了聯合整治,同時,各地央行與銀監會的分支機構還攜手,開始打擊“首付貸”這種為樓市加杠桿的行為。
今年以來,票據市場爆發了多起案件,目前披露的已包括農業銀行39億元票據案、中信銀行9.69億票據案以及天津銀行7.86億票據案等。
同時,有多少票據資金違規進了股市,也一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因此,監管部門也將整頓票據市場作為監管的重點內容之一。
今年4月底,央行、銀監會發布了《關于加強票據業務監管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銀發[2016]126號文),今年1月,銀監會曾下發《關于票據業務風險提示通知》。
在監察風暴下,展開自查的部分商業銀行,開始提高貼現要求、嚴控貼現規模,個別與此前票據案相關的銀行暫停了票據業務。
為了從根本上整頓票據市場,央行還力推電子票據,并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取消現行的紙質匯票,通過電子匯票網上清算系統降低票據業務和資金清算當中的風險。
此外,面對高房價背后潛在的金融風險,在全國“兩會”期間央行高層明確,房地產中介自辦金融業務未取得資質屬違法后,包括深圳、上海、江蘇等省市的央行和銀監會分支機構開始聯手行動整治“首付貸”。
央行和銀監會叫停首付貸的舉動,也與權威人士的表態不謀而合: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應通過加杠桿“去庫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觀、地方為主體的差別化調控政策。
三會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影子銀行、通道類業務是重點
除了聯手行動,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還在各自分管領域展開了一系列監管行動。
證監會
資本市場方面,監管審核企業首發速度放緩,5月16日至5月20日的一周,證監會審核的4家企業首發申請中,3家未獲通過。5月30日,媒體報道稱,有小規模的企業因為利潤問題被勸退IPO(首次公開發行)的申報并撤下材料。
在近日舉行的2016年第二期保薦代表人培訓會上,監管部門首次說明了并購重組監管政策的最新五大方向,包括優質并購重組申請豁免;規定借殼上市與首發等同審查等。
此外,針對基金子公司偏離本業,大量開展“通道業務”,產品結構相互嵌套,盲目拓展高風險業務等風險隱患,證監會在5月下發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指引》兩份文件的征求意見稿,擬對基金子公司設立門檻并予以凈資本約束。
對于私募基金,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最新表態是,正推進七項措施促進私募基金健康規范發展。
保監會:
保監會目前已先后下發了《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指引》及《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第3號),希望有效防范銀行存款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投資領域的主要風險和問題,比如股票投資領域的資產配置風險、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風險等問題。
此外,為強化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監管力度,守住風險底線,保監會今年3月發布《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自3月21日起,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應立即停售,1年至3年的產品在3年內按90%、70%、50%逐年縮減,3年后控制在50%以內。
最新的動態是,保監會6月1日下發通知要求清理規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道業務,清理期間,保險資管公司將暫停新增辦理通道類業務,該業務規模可能1萬億元左右。
在經過一季度創紀錄的信貸投放后,隨著權威人士5月9日第三度在《人民日報》發聲談中國經濟并進一步明確“高杠桿帶來高風險”后,嚴打各類的金融投機、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監管之風已經悄然在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之間形成。
P2P監管協同問題亟須引起關注,除金融監管部門外,相關部門等也與其業務管理相關。筆者認為,目前對金融監管部門職責的規定較為詳盡,但其他部門的相關職責仍需進一步明確與細化。
《建議》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其實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央行便加強了宏觀審慎管理。但對中國而言,金融創新、混業的推進讓金融風險的傳遞更為迅速,
央行監管互聯網金融思路正式浮出水面。
盡管互聯網金融急劇升溫,而在日前于上海舉行的2014中國投資年會上,多位投資界大佬給互聯網金融潑冷水,坦言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出現泡沫。關于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爭議還體現在兩個方面——利益層面(如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機構形成沖擊)和技術層面(如央行暫時叫停二維碼支付)。
在傳統金融大佬們“喊話”倡議監管的同時,監管層與互聯網金融也開始頻繁回應,比如P2P行業就表達過“求監管”的意愿。對于互聯網金融目前重要形態之一的P2P網貸平臺的監管,央行此前也提示過行業的風險紅線:非法集資和非法吸收存款。
據報道,中國大陸和臺灣金融監管機構今日將舉行會議,討論進一步解除海峽兩岸在證券交易和上市方面的限制。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在上周日的新聞稿中稱,該委員會周二將在臺北與中國證券會主席郭樹清率領的代表團舉行會議。
美國總統奧巴馬24日宣布提名前聯邦檢察官瑪麗·喬·懷特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如果獲得參議院批準,這將是美國證交會79年歷史上首次由前聯邦檢察官領導,意味著加強金融監管仍然是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工作重點。如果懷特順利接任美國證交會主席,她將首先面臨兩大問題——如何監管貨幣市場基金和落實“沃爾克規則”。
“今年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從2011年的平均29%降至17%左右,不僅如此,資產質量和內控管理中所暗藏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在估值方面,銀行板塊整體市盈率為6.05倍,處于市場最低端,這一系列現象讓外界調侃銀行業已邁進‘夕陽行業’。”一位國有大行研究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北京的王先生多年前在花旗銀行開立賬戶理財。(3月9日 人民網) 此前,國內一些商業銀行一邊賺取暴利、一邊亂收費的情況廣受詬病,外資經營的花旗銀行看來也未能免俗。是時候嚴格整頓銀行亂收費了,否則,“天價賬單”還會一次又一次地蠶食客戶權益。
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
6月廣義貨幣(M2)增速達11.8%,接近全年12%的調控目標,新增信貸接近1.28萬億元,達到近期高點,延續5月的回暖態勢。李奇霖也表示,總體來看,房地產銷售量價復蘇,穩增長措施集中推出,企業短期補庫存行為可能推動了金融數據的回暖。
中國人民銀行29日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對2013年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報告中以專題形式,特別談及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監管,并提出,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五大原則。
中國人民銀行29日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對2013年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報告中以專題形式,特別談及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監管,并提出,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五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