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4日發布的2015年國際收支情況顯示,去年我國外匯儲備減少5127億美元。去年經常賬戶順差293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3%。經常賬戶順差與當期GDP之比為2.7%,上年該比例為2.1%。去年我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5044億美元。
去年直接投資凈流入771億美元,較上年下降63%。總的來看,境外投資者仍看好我國的長期投資前景,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規模仍然較大。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目前的資本流出是對外資產由儲備資產向民間部門轉移的過程,我國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決定了我國涉外經濟的穩定性,也有能力抵御大的沖擊。首先,我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對外凈資產較大。只要我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就必然會形成對外凈資產增加形式的資本流出,只不過凈資產以儲備形式存在還是由民間部門持有會有所不同。其次,央行持有大額外匯儲備,有利于國家集中資源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資本流動沖擊。去年末,我國儲備資產3.33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第三,我國對外負債以來華直接投資為主,直接投資具有長期經營、穩定性強的特點。這些投資已融入實體經濟中,撤資需要將所持有的土地、廠房、機器等變現,需要逐步的過程,即便要匯出以往積累的未分配利潤,也需要足夠的現金流支持。第四,當前民間部門對外凈資產的增加,絕大部分是生產性的。最后,資本不可能長期大規模流入,有進有出是客觀經濟規律。對于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逆差、外匯儲備下降的國際收支形勢變化,需要客觀看待。
對于2016年的國際收支形勢,該負責人表示,經常賬戶將保持一定規模順差。一方面,貨物貿易維持順差。從出口看,全球經濟延續緩慢復蘇態勢,有助于穩定中國的外需。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等戰略規劃的逐步落實,雙邊和多邊戰略合作的不斷加強,出口會迎來新的機遇。從進口看,由于美元總體走強和實際需求不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還會在低位震蕩,使得2016年進口價格較難反彈。同時,中國國內的需求還會保持相對穩定,進口變化可能不大,進口規模仍會低于出口。另一方面,服務貿易等項目將繼續呈現逆差。其中,旅行項目仍是最主要的逆差來源,我國居民境外旅游、留學等消費需求仍會較高。預計經常賬戶將在貨物貿易主導下持續順差。
資本和金融賬戶預計持續逆差,不同項目的跨境資本流動將呈現有進有出的局面。首先,境外長期資本仍會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以長期投資為目的的外資將繼續流入。去年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2442億美元,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較大規模凈流入。其次,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新興市場運行風險等因素確實會繼續加大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境內市場主體配置境外資產的需求以及境外債務去杠桿化的傾向還會存在。如果美國貨幣政策調整步伐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能夠逐步釋放,中國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出仍會總體有序、可控。(任曉)
到2014年二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99萬億美元,逼近4萬億大關,占到了全球外儲總量的三分之一,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11月份美國國債價格大跌,從賬面上看,中國用外儲購買美國長期國債的虧損將十分顯著。
中國外儲竟下降了9400億美元。這些外匯儲備到底都去了哪里?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外匯資產從由央行集中持有至“藏匯于民”,無需恐慌。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外匯資產從由央行集中持有至“藏匯于民”,無需恐慌。
中國央行14日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69萬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3萬億元、3711億元、1670億元、4866億元。
根據委內瑞拉央行29日發布的報告,截至4月29日,該國外匯儲備已跌至189.59億美元,為近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地媒體此前報道,由于外匯緊缺,委內瑞拉近日與美國花旗銀行達成了互換協議,委內瑞拉用140萬盎司黃金作為抵押換取10億美元,并向花旗支付利息。
俄羅斯中央銀行副行長尤達耶娃說,央行的這些措施意在平衡外匯交易市場需求,從而更快地幫助盧布的穩定。另一方面,由于國際油價下跌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經濟發展前景令人擔憂,盧布因此受到嚴重打擊。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8572億元,同比多增702億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又創下歷史新高。昨日,國家外管局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一季度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坦言,保持比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我國意義重大,它幫助我國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維持了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所需的良好的外部條件。
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又創下歷史新高。昨日,國家外管局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一季度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坦言,保持比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我國意義重大,它幫助我國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維持了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所需的良好的外部條件。
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又創下歷史新高。昨日,國家外管局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一季度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坦言,保持比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我國意義重大,它幫助我國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維持了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所需的良好的外部條件。
保持比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我國意義重大。
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又創下歷史新高。昨日,國家外管局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一季度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坦言,保持比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我國意義重大,它幫助我國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維持了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所需的良好的外部條件。
巨額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的負擔。外儲增加是央行在公開市場購買美元、吐出基礎貨幣的過程,增加過多會加劇流動性風險,易出現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情況,也增加了央行對沖的成本。
巨額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的負擔。統計顯示,2003年,中國外匯儲備為4932多億美元,而到2014年一季度末,外儲達到3.95萬億美元,預計年底到4萬多億美元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