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8月11日報道,因為泄露內幕信息,時任中信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的張明芳被證監會處以20萬元罰款;時任麗珠集團(000513,收盤價69.45元)董事會秘書的李如才因泄露內幕信息被證監會處以10萬元罰款。
這意味著,在經歷了一年有余的調查之后,這起內幕消息泄密案終于蓋棺定論。
調查歷時一年有余
上述事件起源于2014年6月6日,當時張明芳透過微信平臺在朋友圈內發布消息稱,“麗珠集團將于下周二公布管理層限制性股票+期權方案:以2013年扣非凈利潤為基數,2014~2016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不低于15%、20%、30%。我們看好公司研發、銷售能力及產品線,隨著公司激勵機制的完善,未來三年業績增速逐年加速確定,維持 增持 評級”。”
上述信息涉及麗珠集團股權激勵和業績增速等內幕信息,并透露了上市公司公告的具體時間。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證券法》第76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張明芳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
上述微信信息發出后,同一微信群買方機構人士為了避嫌,紛紛退群,該事件受到了業內的熱議和廣泛關注。隨后的2014年6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接近深圳證監局的人士確認,針對張明芳涉嫌泄露麗珠集團內幕信息一事,證監局已于上周末啟動核查程序,并于6月9日下午進駐中信證券北京辦公地點進行現場核查。
時至今日,歷時一年有余,該事件終于蓋棺定論。
張明芳已轉投澤熙?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8月7日就打擊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表示:一是要突出“從源頭上凈化水源,嚴禁內部人泄密”的執法重點;二是重點打擊“刺探內幕信息”的惡劣行徑;三是嚴厲打擊通過自媒體等新型傳媒泄露內幕信息的行為。
鄧舸指出,以張明芳等泄露內幕信息案為例,當事人作為從業超過十年的資深分析師,將打探到的內幕信息發布到15個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很快該信息截屏就在其他微信群傳開,傳播范圍極廣,影響極其惡劣。對本案從重從嚴處罰,表明了證監會堅決打擊利用自媒體等新手段從事內幕交易違法行為的鮮明態度,對公然違反《證券法》、踐踏三公原則的行為絕不姑息。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5年初的上市公司機構調研信息中,澤熙投資一個新面孔張明芳頗為活躍。而據《證券時報》2月2日報道,此研究員正是去年陷入麗珠集團股權激勵信披違規風波的中信證券醫藥行業首席研究員張明芳。
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0億,同比增長91.84%;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98億,同比增長74.64%;歸屬母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201億,同比增長107.86%。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博明、運營管理部負責人于新力、信息技術中心副經理汪錦嶺等人因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被公安機關依法要求接受調查。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信證券官網顯示,徐剛、葛小波與劉威均是中信證券的高級管理人員。中信證券官網顯示的高級管理人員共有7人。
中信證券官網顯示的高級管理人員共有7人。
中信證券官網顯示,徐剛、葛小波與劉威均是中信證券的高級管理人員。中信證券官網顯示的高級管理人員共有7人。
股市暴跌了兩天后的8月25日,央行“雙降”,公安部查地下錢莊,證監會也給四家券商發了立案調查通知書。不過,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證監會、中信證券和《財經》雜志的員工或前員工被帶走協助調查。
就券商董事長薪酬來看,2014年薪酬超過400萬的包括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薪酬為531萬元;廣發證券董事長孫樹明438萬元;華泰證券董事長吳萬善424萬元;國信證券董事長何如423萬元。
“今晚天臺見!”1月19日收盤后股民們在網上吶喊。融資資金的瘋狂拼搶,最終導演了“1·19”股災悲劇。
另有傳言稱,對已經開立融資融券賬戶且賬戶資產低于50萬元的投資者,證券公司將對其強制平倉。對此,鄧舸稱,對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時證券資產低于50萬的客戶仍可以繼續參與融資融券業務,不因為這一資產門檻而強行平倉。
去年四季度以來,A股的給力行情和火爆交易量,不僅讓在牛市中最受益的券商股漲勢一馬當先,也讓證券業強勢“攬金”,賺得盆滿缽滿。雖然目前尚無了解到其他券商有全員漲薪的動向,但有投行人士透露,平安、華泰聯合等幾家券商的投行部門也于近日漲薪,最高幅度達到50%。
本周公布的8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創近三個月新低,結束了四個月來反彈,出現下行拐點。3、改革遇阻低于預期,微刺激只起短暫效果,加杠桿,慢出清,經濟匍匐前進,股債雙熊,危機倒逼。
麗珠集團(000513)“泄密門”引起軒然大波,主角中信證券(600030)醫藥行業“一姐”張明芳已停止調查,涉事方中信證券也遭遇信譽危機。
6月6日,該券商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張明芳在微信群發布麗珠集團(000513.SZ)尚未公布的股權激勵消息,多位嗅覺敏感的基金經理為此紛紛退群避嫌。” 來自多位機構人士的消息顯示,除中信醫藥群外,其他券商組建的賣方群,也有基金經理在6月7日和8日紛紛退群。
近期宏觀經濟政策從反通脹轉向穩增長,使貨幣政策進入價格工具和數量工具并用的放松期。
中信證券策略研報稱,流動性度過季末冰點之后,風險偏好將獲修復,股指將受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