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何將
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2%,漲幅較4月收窄0.3個百分點。專家分析認為,近期蔬菜、水果、雞蛋等農副產品價格下降拉低了物價總水平。
從八大類價格上看,僅交通通信類價格同比下跌1.3%,其余七類價格均正增長。其中,5月衣著價格同比上漲2.8%,漲幅居前;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1.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7%;一向充當推動CPI上漲主力的食品價格僅同比上漲1.6%,漲幅較4月明顯收窄1.1個百分點;居住類價格同比上漲0.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食品價格影響CPI總水平上漲約0.5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3%,影響CPI上漲約0.15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同比上漲6.5%,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糧食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鮮果價格同比下降3.2%,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食品價格顯著下降是拉低5月CPI漲幅的主要原因。連平稱,受天氣轉暖這一季節性因素影響,蔬果類食品價格下跌明顯。從更能反映價格變動最新情況的環比數據來看,5月,CPI環比下降0.2%。其中,非食品價格上漲0.2%,食品價格下降0.9%,鮮菜、鮮果和蛋價格環比分別下降9.2%、2.7%和1.2%,合計影響CPI下降0.39個百分點,超過當月CPI環比總降幅。雖然豬肉價格在5月繼續回升,但上漲幅度非常有限。
>>預測
CPI漲幅將小幅回升
在連平看來,5月CPI漲幅下降主要是受季節因素導致部分食品價格大幅下跌,并不意味著今后物價將持續下行。
連平說,隨著近期國際油價反彈,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企穩,一系列產品價格也會受此影響而企穩,未來非食品價格可能小幅回升。加上當前生豬存欄量降低,供給減少將帶來豬肉價格新一輪的上升周期,能帶動食品價格回暖,預計三季度CPI同比將小幅回升。
在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徐高看來,雖然豬肉價格上行、油價回升對CPI帶來一定上行壓力,但幅度有限,整體需求疲弱環境下通脹將延續弱勢格局。(記者顧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