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日的前一天,國家發改委突然約談國內主要空調制造商和銷售商。在這場名為“規范價格競爭、繁榮空調市場”的提醒告誡會上,發改委反壟斷局官員曾經提到空調制造商和銷售渠道商在價格競爭時應該在法律范圍內進行,不能搞價格同盟操縱價格,同時也不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傾銷。
此消息一出引發外界不少爭議,行業內外都有人士認為發改委有些多此一舉,認為“空調行業廠商打打價格戰又何妨”。甚至有消息稱,格力的企業代表在會上就表明態度“空調價格戰沒有觸碰任何法律”。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此次發改委的約談本意并不在于價格戰本身,而是在此前幾輪空調價格戰中已經暴露出一些以排擠、損害競爭對手為目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遠不是由于空調賣得太便宜那么簡單。比如個別廠商以結盟促銷之名,在實際操作中共同排擠其他產品的銷售,涉嫌觸碰了法規紅線。
本月起空調價格已悄然企穩
“其實就算沒有發改委的約談,空調價格戰也不會再持續打下去了!”國內某一線空調企業區域老總昨天這樣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表示,按照空調行業的慣例,每年進入5月份后空調的價格都開始悄然回升。雖然在今年行業較大庫存壓力面前,市場上的空調立即大幅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但比起之前價格戰時,現在市場上的空調價格已經悄然企穩。
北青報記者五一假日期間在北京幾家主要賣場采訪時看到,雖然小長假是家電促銷旺季,但包括格力、美的、志高、奧克斯、科龍等主流空調廠家基本都沒有大規模的促銷活動,多數空調的價格比之前促銷時都有所回升,尤其是號稱“價格降回六年前”的999元1匹空調更是在市場上不見蹤影。盡管如此,受到天氣炎熱的影響,各賣場的空調銷售還都挺熱鬧,一些大品牌甚至要排隊開票。
“再怎么降價其實也不如天熱見效!”這位空調企業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空調是典型的季節性商品,淡季不管怎么促銷也不見效,但只要天氣一熱,就算不降價也會銷量大增。他說這是空調行業一直以來的銷售規律,因此每年一進入5月份,各空調企業就都暫停降價促銷了,“這時候主要精力放在怎么保證配送安裝上了,如果再搞促銷就肯定盯不上了!”
廠商結盟促銷時存在排擠對手
既然本來進入5月份空調企業的大規模促銷就不像三四月份那么常見,那為什么發改委偏偏選擇在4月30日告誡廠家價格戰別太離譜?有行業人士昨天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實發改委的真實用意并非在干預空調該賣多少錢,而是針對之前價格戰中存在的一些廠商抱團排擠競爭對手的現象,“如果不及時制止,這種現象在五一假日期間很可能還會出現。”
這位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此前多個職能部門都接到過舉報,稱一些空調廠家和銷售商家在搞聯手促銷的時候,對未參與促銷的廠家的產品實施歧視政策,甚至要求店內其他品牌空調的促銷員也必須保證賣出多少臺促銷品牌空調才行。
“店長曾經要求,在聯合促銷這幾天里,其他品牌促銷員也必須優先保證促銷品牌空調的銷售。”某品牌空調促銷員昨天告訴北青報記者,從早上一開張,店里就要求空調部所有促銷員優先保證促銷品牌的銷售。“促銷品牌空調還沒有開張時,我們都不能賣貨,即使有顧客要買也得往促銷品牌那里推薦,要不就會被扣錢!”
廠商聯手壓貨不賣湊數促銷業績
另據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此前一些廠家和商家結盟搞大規模促銷沖銷量,但事實上其中的銷售數據存在不少水分。其中一種做法就是,參與促銷的品牌從促銷前幾天開始就壓著貨不賣,即便有顧客要求購買,也會先虛開單據,直到促銷開始后才把銷貨信息錄入系統,這樣一來就把壓了好幾天的銷量全部計入促銷期內,從而呈現出井噴的銷售數據。
而對于這種壓貨不賣的行為并非完全是自欺欺人,因為無論是廠家的區域分公司還是商家都能從中得到好處——在大規模促銷時往往空調廠家會對區域分公司和合作商家都給予比平時更多營銷資源——對分公司來說可能是更多的營銷費用,對商家來說則是更高的扣點。而這一切都是要拿促銷期內的銷售數據說話的。就此而言,廠家和商家刻意把平時的銷量歸入到促銷期,他們都能得到比平日銷售更豐厚的利益。(記者 張欽)
為了迎接夏季的銷售旺季,空調企業正進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據北京蘇寧工作人員介紹,北京蘇寧將從3月6日開始連續三天開展空調全品牌促銷活動,清理上游廠商積攢庫存和推廣高能效變頻空調。有換新需求的顧客,可在蘇寧門店辦理上門拖空調舊機服務,并在活動期間享受掛機200元、柜機400元的換新補貼。
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空調行業迎來了銷售旺季,廠商掀起了新一輪價格戰。美的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小長假期間美的空調銷量同比增長34%,變頻占比67%,不僅是家用空調,其中央空調銷量也同比增長150%。
自去年以來,空調行業開始面臨較大的內銷增長壓力,一方面是需求不足,另一方面行業遭遇了歷史高位的庫存壓力,第三方數據顯示,空調行業庫存高達4000萬套,意味著即使所有空調企業一年不生產也足以滿足當年的市場需求。
昨天,家電消費網走訪蘇寧、國美等多家家電賣場,看到空調并未出現大幅降價促銷現場。今年3月初,家電企業格力發起了一場“讓空調價格回到6年前”的價格戰,美的、奧克斯等諸多品牌均加入其中,部分空調型號降幅達20%以上。
五一大促落幕,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白電市場整體穩中有降,其中空調在大規模促銷下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銷售量和銷售額均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國美、蘇寧國內所有門店在這三天中,家用空調的零售總金額約10億元,按照2000元均價估算,數量似乎尚不足50萬套。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價格戰三天的銷量遠低于預期,只是緩解了空調市場庫存的壓力,在空調企業找到消費需求新突破口之前,價格戰將不可避免。
在經歷了2012冷年的低谷后,空調行業步入調整期,這導致2013冷年市場呈現相對平穩的局面。
目前來看,空調行業的庫存并不高,而在變頻技術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今年的空調市場的總體價格或有上漲。渤海證券分析師賈麗杰認為,城鎮化的加快將使得空調成為繼彩電、冰箱和洗衣機之后在三四級市場發展最快的品類。
目前來看,空調行業的庫存并不高,而在變頻技術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今年的空調市場的總體價格或有上漲。渤海證券分析師賈麗杰認為,城鎮化的加快將使得空調成為繼彩電、冰箱和洗衣機之后在三四級市場發展最快的品類。
五一假日的前一天,國家發改委突然約談國內主要空調制造商和銷售商。此消息一出引發外界不少爭議,行業內外都有人士認為發改委有些多此一舉,認為“空調行業廠商打打價格戰又何妨”。
近日,格力電器宣布將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展開促銷,并向同行下戰書一封
今年國內家電行業銷售疲軟,幾大主要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廠商利潤較高的空調產品也未能幸免。根據統計數據,在2012年的“冷凍年度”(空調行業的冷凍年度一般指上年8月1日到當年7月31日,這里的統計期為2011年8月—2012年7月)期間,中國空調市場銷售量同比下滑25.12%,銷售額同比下滑19.36%。
受迫于行業高庫存,今年3月份,國內空調頻頻“約架”,各個品牌緊密拋出促銷優惠,空調價格戰一下子成為了行業新常態,頻率、規模均破行業紀錄。蘇寧空調事業部總經理郭曉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月份蘇寧空調雙線銷售量同比增長60%以上,銷售額增長44%,空調產品均價同比下降12%。
董明珠坦陳,這些品類并沒有用格力品牌,而是用了晶弘、大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