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4日獲悉,除剛剛上市的清水源沒有公布年報數據外,我省其他67家A股上市企業日前全部曬出了2014年的“成績單”。據悉,最能賺錢的仍是雙匯發展,全年凈利潤達40.3986億元,平均每天盈利1107萬元;最能賠錢的當屬ST銀鴿,全年虧損6.9649億元,平均每天賠掉191萬元。
根據67家A股河南上市公司已發布的年報數據,27家上市公司實現了過億的凈利潤,其中雙匯發展、宇通客車、洛陽鉬業、許繼電氣、中原高速、平高電氣、大地傳媒、華蘭生物、中信重工、豫能控股進入了凈利潤前十名榜單,全年累計盈利130.8055億元。
“在宏觀經濟下滑的大背景下,61家河南上市公司去年實現盈利,6家出現了虧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但是,從凈利潤增幅指標來看,28家A股豫企去年利潤同比出現了負增長。”
“對于同為周期性行業的鋼鐵和機械制造來說,隨著經濟下行,形勢不容樂觀。”業內人士分析,“對比中報業績,67家A股豫企的年報業績中,凈利潤排名、虧損面、盈利增長等指標并沒有出現顯著變化。當前全省經濟明顯呈現出新常態下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階段性特征,經濟增速出現回落,下行壓力將持續加大,我省上市公司若要實現穩中求進仍需付出艱苦努力。”(郭戈)
近期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炒作概念的行為態度可謂非常明確。在年初的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上,時任證監會主席就曾明確表示“上市公司要立足于公司價值持續增長進行市值管理,堅決不搞偽市值管理、真欺詐操縱;立足于做強主業進行融資,不能總想‘以錢炒錢’、賺快錢”。同時點名批評“有的公司隨意更名編造題材,迎合市場炒作”的現象。
2016年,利率下行周期疊加市場波動加劇,對于大型機構投資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似乎是為了印證“不是熔斷惹的禍”這一說法,昨天,指數熔斷制度暫停的第二個交易日,A股再次暴跌至“熔斷閾值”,兩市再現千股跌停。
A股再次暴跌至“熔斷閾值”,兩市再現千股跌停。
滬深300指數盤中大跌逾7%,再次觸及熔斷閾值,兩市累計交易時間僅15分鐘,A股今年來開市4天2天提前收盤。截至發稿,滬指跌7.24%報3115點;深成指跌8.35%報10745點。
12月10日從科技部獲悉,據報道,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理學研究科附屬強磁場科學研究中心的萩原政幸教授和日本首都大學東京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的真庭豊教授共同研究,在單層碳納米管內充填氧分子,成功開發了可成為納米結構新型磁性體的納米線。共同研究組在單層碳納米管內充填氧分子,使氧分子的集合體一體化形成新的磁性體。
昨日金融地產股帶動滬指強勢上攻,收盤大漲2.33%,收復3500點整數關口,報3536.91點。
我還沒有親眼見過文件,畢竟監管層文件是下發到總裁辦。公司領導直接向我們傳達文件精神,取消自營每天凈買入這件事是真的。
此番重新亮相,10家公司在擬發行股數等方面并無變動,部分公司公布了三季度財務數據。
當天交易數據顯示,包括上海機場(30.39, 0.00, 0.00%)、東北證券(17.38, 0.00, 0.00%)(000686.SZ)、農產品(15.24, 0.00, 0.00%)(000061.SZ)等近百家上市公司均在尾盤出現大量頂級賣單。
徐翔這位名噪中國資本市場多年的落馬私募大佬的“投資神話”從何而來?
昨日,盡管券商股有小幅調整,但在銀行股的強力支撐下,市場回暖態勢延續。
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機構倉位整體偏低,也為年底和明年一季度A股預留了更多的加倉空間,利空可能會演變為利好。
在IPO重啟消息面世之前,市場多數投資者都較為迷惘,紛紛打聽券商股為什么漲?
從市場的資金面看,市場的量能快速放大,兩市的成交額接近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