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起,拋棄這種生活方式,學會理財,學會投資,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這樣得心應手。說到P2P理財,很多年輕人都不陌生,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我現在還年輕,還沒到需要精打細算投資理財的時候,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俗話說,出名要趁早,理財也是如此:
首先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100元買P2P,從20歲到60歲,是64萬元;33歲到60歲是22萬;50歲存是2萬,時間是理財的最大武器。
另外年輕人學習理解能力較強正是學習了解投資的大好時候,也許這10年里你賺不了多少錢,但如果在此期間你能夠真正理解了各種金融工作的屬性定價方式,周期特性,熟悉基本的交易手法,對我國主要行業公司的發展情況歷史延革商業模式都比較清晰的認識,就會為將來原始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的投資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完了理財要趁早的好處,下面說說P2P理財的好處:
首先,P2P投資門檻很低,以三益寶為例,三益寶平臺的起投資金為200元,而不像傳統銀行理財和基金那樣,動不動都要上萬元。投資人可以放心選擇,不會擔心投資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其次,三益寶投資項目周期較短,很多傳統投資項目一投就是一年以上,投資人每天都在擔驚受怕,而三益寶的投資項目多以6個月為主,十分適合中小用戶尤其是年輕一族的投資習慣,不會出現長期套現的情況,大可放心投資,實在有急用的用戶,還可以在標滿之后60天選擇債權轉讓,輕輕松松隨時提現。
最后,收益穩,年化15%的收益率,加之強大的風控團隊,從投資項目的前期調研,實地考察,層層選出優質企業。在后續中,采用平臺絕對控股,以最大股東的身份在投資期間占據對于投資企業的絕對主動權。
其實,上訴所說的關于P2P理財的一些原則、規范,還都是比較宏觀的大致情況,投資人要想真正獲得長久穩定的收益,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并在投資過程中不斷地摸索、權衡以及評估,才能真正成為人生贏家,擁有一個不斷向上的人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借助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加杠桿”進行購房,可能驅使一些收入較低或不穩定人群、高風險傾向人群涉足住房融資,容易產生“次級貸款”,加大房地產金融風險。
P2P平臺鑫利源在去年10月1日發布清盤公告后,于11月23日匪夷所思的發布了一條“跑路公告”,公告為兩張空蕩蕩的辦公室照片。
去年高調請來皇阿瑪張鐵林做代言的P2P公司鑫琦資產爆發兌付危機,涉及金額超過19億元,目前公司大門緊鎖。
而在去年11月23日,鑫利源發布了一封名為“跑路公告”的跑路公告,說自己要跑路了,并且附上了人去樓空的辦公室照片。
隨著十三五規劃中“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建議的提出,沉寂已久的P2P監管似乎又重回人們視線;9月16日,李克強總理召開金融座談會使P2P再度提上議程。政策的重視,一方面預示著P2P行業的前景可期;另一方面伴隨著行業地位的提升,P2P的關注度也持續走高。但截至目前,P2P發展前景仍不容樂觀。伴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下行,原本就面臨優質資產開發瓶頸的P2P行業陷入了更為嚴峻的“資產荒”。
行業亂象橫生,同質化泡沫嚴重,過度競爭、詐騙、經營不善等問題頻繁發生。
有數據顯示,今年截至9月份,有677家P2P問題平臺跑路。而去年全年,只有122家跑路!
不得不說,“野蠻生長”成了互聯網金融近兩年的代名詞,但也伴隨著很多問題。由于監管政策的缺失和投資人對超高利息的追捧,P2P網貸行業魚龍混雜。
P2P網絡借貸。2014年P2P網絡借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發案數、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分別是2013年全年的11倍、16倍和39倍。這類案件有一些是以P2P為名行集資詐騙之實;有些則是從傳統民間借貸、資金掮客演化而來,以開展P2P業務為噱頭,主要從事線下資金中介業務,開展大量不規范的借貸、集資業務,極易碰觸非法集資底線。
查平臺非法集資,可以說就是在查資金池,因為資金池只是違規而不違法,查起來存在法律障礙,所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就是適用法律的突破口。
8月新增問題平臺波及全國 21個省份,其中廣東、山東問題平臺數量最多,各有11家。
9月7日,深圳知名P2P平臺融金所18 位高管被帶走調查的消息引起行業廣泛關注。隨后,融金所發布公告證實該平臺正在配合調查。
監管層對于P2P的監管細則已經基本制定完畢,或將于10月公布,細則內容包括平臺不得設立資金池,須做純信息中介;平臺須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業務,實繳資本必須達到5000萬以上等。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應當認定為無效;而雙方約定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要求借款人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年利率在24%-36%之間的屬自然債務區,不受法律保護。
為了創新,P2P平臺也是想盡了招。北京商報記者近日了解到,部分P2P平臺開始和信托公司合作,給信托公司的合格投資者提供信托抵押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