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雙匯并購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成為當年廣受關注的事件,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豬肉企業。
一年多下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運營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同時不裁減員工,不關閉工廠。眼下,史密斯菲爾德運轉一切正常,仍然是世界“火腿之都”,成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樣板。
根據美國榮鼎咨詢公司的統計,2014年中國企業在美共完成152宗投資交易,其中并購交易數量達92宗,創歷史新高。
美國已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三大目的地。美國企業研究所和傳統基金會發表的《中國投資跟蹤》統計也顯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中國對美投資分別為93億、156億和170億美元。
日前,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二屆“選擇美國投資峰會”上,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投資者達150人,成為參加此次峰會最大的代表團。
“選擇美國投資計劃”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11年推出的跨部門計劃,旨在吸引和推動世界各地企業到美國投資。2013年10月舉行了第一屆“選擇美國投資峰會”。
在今年的峰會上,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官員充當起了“一線推銷員”,從總統到商務部長、國務卿、財政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內閣大員,到州、市等的各級官員,都爭相向來自全球的企業代表們大拋橄欖枝。
與會的中國企業受到了廣泛重視。除了萬達等中國大企業外,一大批中小企業代表也出現在會場上,其中不少人首次來美,充分顯示出中國企業的雄厚實力和企業家的遠見卓識。不過,一些企業家也表示出明顯的擔憂,認為中國企業到美投資有“被歧視”的可能。
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塞利格表示,美國市場對所有投資者都是開放的,只有不到1%的中國投資受到了審查,“這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話雖如此,但現實情況不能不令人擔憂。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為中國企業家舉辦的招待會上強調,希望中美兩國政府部門積極推進基于規則和互利共贏的合作,早日達成雙邊投資協定,為兩國投資者營造更加穩定、透明、開放、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根據美國榮鼎咨詢公司的統計,2014年中國企業對美國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投資規模最大,達到57.5億美元。房地產業次之,投資31億美元。此外,食品、制藥和生物技術也成為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的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仍然是中國對美投資的主體。去年,中國76%的在美投資項目和81%的在美投資額度都來自民營企業。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等中國金融機構正越來越多地直接參與對美投資和并購業務。2015年中國對美投資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目前已經宣布的并購交易就超過30億美元。
(責任編輯:HN007)
在股市上漲的帶動下,基金凈值本周(3月30日至4月3日)整體上升,滬深基金指數也出現漲幅。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統計的2069只開放式基金中,本周凈值實現上漲的達到1784只,基金區間回報率最高為19.13%,除個別基金因分紅、拆分導致凈值下降較多外,區間回報率最低為-1.73%,相差20.86%。
美東時間本周日,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將在華盛頓與IMF執行總裁拉加德會晤,商討希臘的改革計劃。這些計劃是希臘救助款“解凍”的關鍵。
據溫州市紀委網站“清廉溫州”消息:近日,有網民發帖稱,溫州市國資委某總經濟師利用職務便利私自為妻子供職銀行承攬國企存款。
胡潤研究院發布報告指出,中國超高凈值人群約為1.7萬人,資產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財富為64億元人民幣,職業大多為企業家。
美國國務院官員4日說,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打算下周在巴拿馬召開的美洲國家組織首腦會議上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