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城鄉居民可享“二次報銷”:在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城鄉居民因重大疾病發生的“起付金額”以上、5萬元(含)以內的費用可報銷50%,超過5萬元的費用可報銷60%。同時,大病保險“上不設封頂”,去年發生大病費用的患者也在報銷范圍內。
5萬以上超出部分報六成
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行辦法新聞發布會獲悉,自1月1日起,在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城鄉居民因重大疾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起付金額”以上、5萬元以內的可報銷50%,超過5萬元的可報銷60%。
大病保險主要服務對象為參加北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城鄉居民,避免城鄉居民因重大疾病發生高額費用而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按照世衛組織的定義,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是指,一個家庭的強制性醫療支出大于等于扣除基本生活費(食品支出)后家庭剩余收入的40%。
按去年我國相應統計指標計算,大體相當于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水平。也就是說,當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超過這個標準時,意味著發生大病會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起付金額近期發布
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介紹說,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起付線設定原則上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高額費用為標準。具體起付金額由市人社局和衛生局根據當年居民收入統計后發布。
此外,大病保險由當年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5%的額度劃撥,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單獨核算,專款專用。
今年,本市將繼續提高城鄉居民醫保水平,人均籌資額將達到1000元,其中政府人均投入860元至900元,按5%的標準劃撥大病醫保資金,則大病保險人均籌資標準50元。
保險不設封頂線
韓曉芳還透露,北京市委市政府經過研究決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不設封頂線,“盡量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發生,使高額醫療費用得到一些補償,盡可能減少居民家庭負擔”。
據介紹,大病保險年度結算一次。本辦法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去年發生大病高額費用的患者也在報銷范圍內。
●服務對象:
參加北京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城鄉居民。
●報銷條件:
在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城鎮居民在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超過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費用,農村居民在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超過上一年度北京市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費用(簡稱“起付金額”),納入北京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范圍,進行“二次報銷”。
●報銷金額:
“分段計算、累加支付”。在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起付金額”以上、5萬元(含)以內的費用,由大病保險資金報銷50%;超過5萬元的費用,由大病保險資金報銷60%。
■權威答疑
新農合異地結算仍按老辦法
記者:目前,本市醫保基金收支情況如何?
市人力社保局副巡視員蔣繼元:醫?;鸢ㄈ齻€體系: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就人社部門管理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的基金而言,總體運行平穩,收支基本平衡。
記者:大病保險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患者的就醫需求,對醫療機構來說有沒有相應的支持或者是應對的舉措來服務于大病保險?怎樣監管大病保險的使用?
市衛生局巡視員郭積勇:隨著大病保險的出臺,如果就醫需求進一步增加,將在原有基礎上調整醫療資源配置,使醫務人員在正常職責范圍內采取一些更加便民的做法,來保證老百姓的就醫。大病人群在整體就醫人群中數量還不是很多。監管的問題,目前正在加強新農合的計算機體系建設。
記者:對參合人員2013年發生的大病報銷,新農合如何實施?如何解決異地報銷的范圍?
郭積勇:對參合人員在2013年發生的大病保險補償,還是按照原來的新農合報銷辦法,需要回到各自區縣進行,按照報銷憑證進行報銷。關于異地的報銷方式,和基本的醫保沒有區別,在異地看完病后,還是要回到所在區縣經辦。
記者:大病醫療資金來源有哪些?預計總額度達到多少?
市財政局副巡視員師淑英:大病醫療保險的資金來源是按基本醫療保險籌資額的一定比例來劃的。初步測算,2014年北京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基金按1000元的籌資標準,總規模約能達到43.2億元,這是預算,最終要經過市人大審議之后才能確定。具體到城鎮居民的是15.8億元。
晨報記者 徐晶晶
截止目前,全縣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卡發放工作已圓滿完成,累計發卡54.7萬余張。至11月,券橋、獨樹、楊樓、拐河等鄉鎮的4萬余名參保人員已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2017年將實現全縣城鄉居民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全覆蓋。
再如,山東、廣東、寧夏城鄉醫保并軌后,城鄉居民統一使用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農民的可報銷藥品種類分別從1100種、1083種、918種擴大到2400種、2450種、2100種,醫保用藥的范圍增加1倍多。
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已連續11年上漲,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去年才首次上調,從每月55元增至70元。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當期結余已首次出現縮水。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更好守護困難群眾生命健康。
日前,項城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通過省一級驗收,標志著該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已經達到了合格水平。
養老一直是老百姓非常關注的大事,政府也一直在努力的改革養老保險制度,讓老百姓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楊燕綏表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接軌的重大意義在于,跨地轉移、繳費年限可累積這一重大突破。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正在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截至今年三季度,共有13家保險公司在全國27個省(區、市)373個統籌地區開展了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6.5億人。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正在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截至今年三季度,共有13家保險公司在全國27個省(區、市)373個統籌地區開展了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6.5億人。
年滿80周歲不滿90周歲,由每人每月50元調整到100元。
據了解,鄭州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含中央基礎養老金和地方財政基礎養老金補貼),從10月1日起,在每人每月75元的基礎上增加45元,調整后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120元。
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獲悉,經過三年試點運行,5日,河南省正式出臺的《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將全省城居保和新農保合并,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規定繳費期內養老保險可跨地區轉移。
啥待遇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4年第三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李忠介紹,積極推進《失業保險條例》修訂工作,繼續開展東部7省(市)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研究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的政策措施。
合并后各地繳費檔次均有所調整,另有部分地區提高了基礎養老金。
七個省份或社保統籌地區完成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整合,并建立起統一的、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