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看上飛機租賃生意
在頻繁出售內地和香港資產的同時,亞洲首富李嘉誠也找到了新的投資目標。這次,他看上的是從未涉足過的飛機租賃生意。
最快在年內,日本最大的貿易公司三菱商事(MitsubishiCorp),將與李嘉誠聯手創建一家飛機租賃公司,新公司將從三菱商事接管15架飛機并力爭年內開展業務。
這也意味著,在李嘉誠涵蓋港口、電信、地產、垃圾處理、石油、水務與電力、制藥、超市等多個業務板塊的商業帝國中,將首次出現飛機租賃業務的身影。
在擬成立的合資公司中,長江實業(00001.HK)將出資60%,三菱商事則通過子公司MCAviationPartners出資40%。合資公司首先將以8億美元的價格從三菱商事接手15架飛機,然后面向全球的航空公司出租。
三菱商事從1980年代開始涉足飛機租賃業務,目前共有79架飛機,并擁有制定租賃合同、維護機體以及在合同到期后出售飛機等經驗。除了與之建立合資公司,“不差錢”的長江實業,還宣布以近20億美元的價格,再從多個飛機制造商處購買45架飛機。
事實上,李嘉誠對接入飛機租賃業“預謀”已久。今年以來,他旗下的投資公司就與多家租賃公司洽談,8月份,長江實業還曾透露,正在就以50億美元購入歐洲租賃公司Awas拍賣的100架飛機展開談判。
對于傾向于投資7至10年內有穩定回報項目的李嘉誠來說,投資飛機租賃業務,可能很適合這位有耐心的投資人。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飛機租賃商的凈利潤率高達20%,遠高于航空業的平均水平。
飛機租賃商的角色,就是將批量購買的飛機,租賃給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作為全球航空運輸業增長最快的區域,亞洲地區的航空公司對于飛機購買的需求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呈快速上升趨勢,新增飛機中租賃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也正是看中了亞洲區域內飛機租賃市場的潛力,中資銀行及金融機構也開始在這一業務領域布局。從最早在新加坡成立中銀航空租賃的中國銀行,到目前國內航空租賃業務規模最大的工銀航空租賃,幾乎所有的國有銀行以及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涉足了飛機租賃業務。
包括中航工業集團在內的飛機制造商,也開始將觸角伸向飛機租賃業,有意收購愛爾蘭的阿瓦隆飛機租賃公司(AvolonAerospaceLeasing)。
然而,目前國內的飛機租賃市場,還是國外的飛機租賃公司占據主要份額,因為在此之前,國內經營飛機租賃業務需繳納25%的所得稅、5%的營業稅、17%的進口增值稅、5%的關稅、0.1%的印花稅等,總體稅負大大高于國際市場。
去年,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辦發(2013)108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飛機租賃業發展的意見》后,相關優惠政策的出臺,則給了中資租賃公司更大的市場空間,比如可以通過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支持飛機租賃業務的發展。
不過,一位飛機租賃行業內人士也對記者指出,飛機租賃市場的蛋糕雖大,但由于所涉標的大,租賃時間長(一架飛機租賃年限一般是8年~12年),且橫跨金融、會計、國際貿易、保險、法律、航空等領域,要求從業人員對資產有著專業化的管理和準確的趨勢判斷,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而與國外同行相比,中資飛機租賃公司在這方面的不足還很明顯,而且對相關法律、標準等的熟悉程度、與飛機制造商的議價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