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電器宣布將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展開促銷,并向同行下戰書一封,稱“20年來首次發動價格戰,斥資百億回饋消費者”。該戰書撥動了競爭對手的神經,美的集團、青島海爾、TCL集團、四川長虹等廠商悉數跟進。
相對于家電行業其他品類,空調行業競爭一向較為溫和且毛利率較高,空調市場是否會因持續的價格戰而導致利潤趨薄,進而影響參與企業的業績,未免引起業內人士的擔憂。
業績和庫存承壓
作為行業龍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多次表示,格力不打價格戰。但面對業績、庫存壓力和行業對手的追趕,格力此次的大規模促銷亦是應時之選。
在格力電器的五年計劃中,今年的目標是將銷售額從1200億元提升至1400億元。但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為578.66億元,同比增長為9.4%,距離今年1400億元的目標壓力不小。
另一方面,庫存高企是今年空調行業共同的問題。數據顯示,在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這一冷年內,國內市場空調出貨量超過了6500萬臺,創歷史新高。但由于今年冷年天氣的影響,空調銷售并不理想,據悉,目前行業庫存約為2000萬臺。
格力電器亦是庫存的重災戶,格力電器八成左右的渠道在經銷商,由于空調保值性較好,經銷商備貨普遍較多。奧維咨詢白電事業部總經理何金明分析,今年空調經銷商前端銷售不順暢,壓貨情況傳導至供應商,直接影響產能。選擇在9月底促銷,一方面利用十一黃金周的優勢,一方面也是抓住夏季的尾巴。
除了格力電器自身的壓力外,老對手美的集團表現亮眼,今年上半年在空調方面營業收入達505億元,與格力電器差距進一步縮小。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格力空調零售額同比出現4.2%的負增長,二季度出現3%的負增長;但美的空調一季度增幅達40.5%,二季度增幅達17.6%。
此外,今年發力線上的美的集團在電商渠道也小有成績。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線上收入40億元,收入占比超過5%,而著力于技術的格力電器在電商渠道仍慢了一拍。
不過針對傳統“十一”黃金周的表現,線下仍是業績主力。何金明認為,線上渠道對于黃金周貢獻不大,此次空調價格戰主力是線下,而格力電器作為此次價格的主導者和線下渠道的龍頭,亦擁有不少優勢。
高毛利提供支撐
專注于空調的格力電器在市場份額方面擁有不少優勢,且格力電器的高毛利也為其價格戰提供了支撐。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空調內銷市場份額中,格力電器為38%,美的集團為26%,青島海爾為10%,三大龍頭合計占內銷市場的七成。
在此次價格戰中,諸多二三線空調品牌皆采取跟隨策略,但在三大龍頭的高市場占有率下,中小品牌空間并不大。
對于格力電器來說,此次促銷策略明確,格力空調零售價普遍較行業高15%~20%,降價空間相對較大。另外,格力電器今年上半年雖然業績增速放緩,但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35.6%,美的空調毛利率為26.83%。安信證券分析,格力電器毛利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家用空調的產品結構優化,高毛利的商用空調占比提升,內銷占比提高,且原材料價格下降。
何金明稱,格力電器擁有更大的降價空間,一方面可以提升業績消化庫存,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市場份額優勢將競爭對手的庫存堵在渠道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相對于格力電器的促銷優勢,二三線品牌的跟隨策略并不明顯。雖然志高空調、格蘭仕等紛紛跟進,但并未打出具有優勢的差異化商品。何金明說,行業龍頭挑起的戰爭給消費者和經銷商都帶來更多的選擇,對于不具有規模優勢的中小品牌來說經營壓力更大,但空調市場熱度挑起來后,也可以促進潛在的消費需求,為空調市場提供更多的熱點。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戰屬于比較原始的促銷方式,對于產品逐步升級的空調行業來說,并不利于行業的升級發展。(記者 馬玲玲)
格力電器正在上演一出大戲,主角不是將97億元配套募資否決的中小投資者,而是江湖人稱“董小姐”的董明珠。大戲演繹至此進入膠著期——收購珠海銀隆及配套募資方案將如何修改?不妨適當進行猜測。
高溫帶動去庫存,下半年值得期待中怡康數據顯示1-6月格力零售端銷量增長11.62%,好于產業在線統計的出貨增速0.98%,同時產業在線統計7月底格力工廠庫存維持173萬臺,處于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7-8月的高溫天氣有助于經銷商較為徹底清庫存,新冷年打款積極性將較高。下半年格力仍將成為最出彩白電公司。
“一場企業內部的革新,竟然引出格力電器是‘血汗工廠’的離奇說法,真是匪夷所思。格力電器企管部負責人介紹說,公司沒有向普通員工攤派銷售任務,但要求中層干部以“內部價”向親友推薦選購公司產品,目標為10萬元。
8月30日上午8:00,滎陽市人社局人力資源市場將在門口舉辦“特種行業專場招聘會”,屆時將有格力電器、豫德隆商貿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參會,提供就業崗位500多個,崗位包括生產工人、車工、焊工司機、保安等二十多個工種。
Soleus International指控格力電器的除濕機容易著火,因此破壞了該公司的業務,并損害了雙方1.5億美元的合資公司。經過3個星期的審判后,陪審團做出有利于Soleus International的裁決,判處格力電器賠償Soleus International 4250萬美元。
如果把董明珠代言元年所產生的效果與成龍代言元年所產生的效果拿來對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董明珠代言第一年給格力帶來的營業收入的增長率僅為成龍代言第一年給格力帶來的增長率的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