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要“大”更要“強” 能源航母尚需時日
北京時間2014年7月7日晚,隨著《財富》中文網與英文網同步全球發布,一年一度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落下帷幕。毫無懸念,在眾多的河南本土企業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名列其中,以2013年357.61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328位。
戰略重組誕生首個世界500強
煤化工產業一直是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支撐產業。隨著省管煤炭化工企業取得長足發展,其在國家能源戰略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重要。
“前幾年,隨著經濟形勢變化和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產業集中度低、資源配置分散、產業結構不合理等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問題日益突出,影響和制約了我省煤化工產業規模發展和上檔升級。”業內一位人士分析說。面對新情況,我省啟動煤炭化工企業戰略重組,于2008年整合永煤集團、焦煤集團、鶴煤集團、中原大化集團、省煤氣化集團創建河南煤業化工集團。
趕上煤炭行業發展“黃金十年”,河南煤化集團重組之初便表現出色,成為全省首家資產、營業收入雙雙超千億元的企業,也是當時河南最大的工業企業。重組兩年后,河南煤化集團資產、營業收入雙雙突破1400億元。
據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河南煤業化工集團以2010年度營業收入1469.91億元(217.147億美元)上榜,列第446位,由此,河南企業首次沖進世界500強。資料顯示,在2011~2013年期間,河南煤化集團連續3年榮登《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分別排名446位、397位和404位。
河南新能源航母盛裝起航
2013年8月6日,上市公司大有能源(600403)發布公告稱,根據河南省政府工作部署,推進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控股股東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重組,組建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的新集團。
河南煤化集團與義煤集團戰略重組的大幕由此拉開。作為煤炭資源大省,我省一直致力于加快建設億噸級煤炭基地,以提升我省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地位。推進河南煤化集團和義煤集團戰略重組,旨在強強聯合打造“航母型”企業集團。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認為,這也是河南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河南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
2013年9月12日,由河南煤化集團與義煤集團重組而成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旗下包括煤炭、化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物流貿易、建筑礦建、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擁有在崗職工20多萬人,下設490余個子分公司,其中大有能源、銀鴿投資在滬上市,九天化工在新加坡主板上市。
一個是世界500強企業,一個是國有特大型煤炭企業,兩者戰略重組為在世界500強中排名前移奠定了基礎。
能源航母由大到強尚需時日
這次重組后,業內人士分析,按照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上榜煤企排名,據估算,合并重組后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營業收入換算后至少達326億美元,將由第6位上升至第3位,營業收入僅次于神華集團(545.179億美元)和冀中能源集團(353.199億美元)。
其實,位列《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上榜煤企“前三名”這個“成績單”,河南煤化集團2012年已經摘得,當年只有6家中國煤企上榜。而在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11家中國上榜煤企排名中,戰略重組而成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位列神華集團(165位)、山西焦煤集團有限公司(290位)、冀中能源集團(304位)、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305位)、晉能集團(309位)之后,其在中國上榜煤企排名中較2013年僅前進了一個位次。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煤炭企業不是“強”,只是“大”,經過幾年的煤炭資源整合,雖然規模有了,但競爭力卻遠沒有跟上來。《財富》世界500強只是按照營業收入標準的排行,有的煤企利潤甚至為負。因此,不管上榜與否,如何成功轉型,讓企業可持續發展,真正做到由大到強,這是擺在所有煤炭企業面前的最大問題。
(譚 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