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不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民間投資活力迸發
新鄉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李先生這兩天頻頻往鄭州跑,他對記者說:“看到報紙上報道又有一批重大項目向民間資本開放,就想找相關部門詳細了解一下,具體都是哪些項目、怎么能參與進來。”
前不久,省發改委再次向社會推介了400個重大項目,除了城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領域的項目外,還增加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3848億元。
近年來,我省不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有力促進了河南民間投資的快速、健康發展,進一步激發了民間投資的活力。
重大項目不斷向民間資本“招手”
“雖然國家和省里在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領域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目前在實際操作層面,民間投資進入這些領域仍存在一定的困難。”5月9日,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告訴記者,為打破這種局面,我省近年來每年在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領域向民間資本推介一批重大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2年,我省向社會公開推介了49個總投資2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涉及鐵路、市政、教育、醫療、養老等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領域。2013年,為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新型城鎮化建設領域,向社會推介了200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民間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80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111個項目民間資本介入后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2014年,我省再次推出400個重大項目。
據了解,為破解實際操作中民間投資可能遇到的“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等問題,下一步,我省將建立面向民間資本的發布推介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吸引民間資本進入交通、能源、水利、金融、市政設施、社會事業、養老及社區服務等領域。
民間投資成為轉型升級的引領力量
省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我省民間投資呈現出三大特點:
增長快。2011~2013年,全省民間投資規模由13330億元擴大到20746億元,年平均增長26.8%,高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25.6%,增速分別較全省投資增速和全國平均水平高4.1個、4.7個百分點。
貢獻大。2013年,民間投資完成20746億元,占全省投資的比重為81.9%,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6.7%。特別是,我省民營經濟中迅速成長起來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創立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如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已成長出鄭州宇通、衛華集團、中原內配、林州重機、森源電器等一批規模大、技術和裝備先進的現代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依托民營企業建設的各類研發平臺,已占全省總量的70%;在現代服務業領域,民間投資的“東京夢華”、“禪宗少林”等演藝節目以及濮陽雜技等演藝團體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文化品牌。可以說,民間投資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力量。
后勁足。目前,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的行業,我省已全部向民間資本開放。民間資本除了繼續在工業、房地產、傳統服務業等領域加大投資外,正在積極向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社會事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拓展延伸。
擴大民間投資我省還有“新招”
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我省還有“新招”——
簡政放權。按照“能放盡放、提高效率”的原則,繼續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合并、減少和下放,對保留的各類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化手續,全面推廣一門受理、聯審聯批、多證聯辦等審批服務模式,建立全流程公開審批機制。
加強引導。結合我省實際,細化近期國家在棚戶區改造、鐵路、信息消費等領域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吸引民間資本投向高成長及戰略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不斷提升產業層次。
創新機制。加快推進價格和收費制度改革,鼓勵和引導各地設計合理的商業模式和投資回報模式,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和經營。
據悉,我省正在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的相關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民間投資負面清單制度。屆時,民間投資可“按圖索驥”,依法進入清單之外領域。
(蘆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