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參股去哪兒網被指意在和親:競爭不過就參股
就在在線旅游業集體迎來小黃金周的前夕,攜程連夜拋出了投資同程、途牛的消息。世仇轉眼變情人的驚天大逆轉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的同時不禁唏噓:攜程這是要買下整個中國在線旅游的節奏么?
話雖如此,盡管看熱鬧的外行們都在歡呼什么“在線旅游巨無霸”,但在記者看來,卻似乎遠不是那么一回事兒。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一,從易道用車、一嗨租車,到途風旅游,從蟬游記到同程再到途牛,攜程這張餅攤的是夠大,可是能做到“控股”的僅有蟬游記一家,這不由得讓人懷疑攜程對這些企業的實際控制力究竟有多大。
其二,我們看到的似乎只有攜程一味的投,但投的方向和有哪些內在邏輯卻全然不見,例如攜程能從中直接整合出什么,能利用其達到怎樣的一個戰略布局,企業之間能否有效實現合力等等,至少目前看起來,思路和效果實現都非常模糊。
未來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當前攜程本身業務構架“戰線拉得過遠”的問題會同樣將發生在其投資項目上,而這樣的結果只會讓攜程進一步看上去“巨”,但實質上越來越難以“霸”。
如此,不少人或許會問,那攜程這半年來的輾轉騰挪都是在自娛自樂么?我想,幾日前一位投資業內人士對此的分析或許可以用來解釋這個問題。
按他的理解,攜程當下最大的風險在于其模式的落后,而轉入新模式的技術壁壘又是其短期內難以逾越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其在與擁有先進模式且近年來增速一直飛漲的去哪兒之間對峙越久,勝算越少。
當然,麻煩還不止于此,近年來多家在線旅游的新勢力又在攜程的前方豎起大旗,明目張膽地開始蠶食其周邊業務。在此夾擊之下的“大攜程”,各項業務的增長,正在迅速進入發展的瓶頸。于是,攜程不得已想出了通過投資來“化敵為友”,想借此贏得時間,希望在還有最后一線機會的時候借助資本渠道吃掉去哪兒。
由此可見,投資對于攜程而言,實乃無奈之中的權宜之計。試想,在線旅游行業的盤子前景如此廣闊,如果一個企業對自己的業務抱有信心,誰會在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大把撒錢投資別人(非控股)而不去專心經營好自己的同類業務呢?
攜程的舉動,本質上是一場對自有業務的收縮。甚至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和親”二字,而可悲的是,自古以來,“和親”的產生都往往與弱勢、繳械、認輸等詞匯相伴。
據中國軟件資訊網調查顯示,受泄密門事件的影響,3月份攜程網的品牌影響力指數從2月的72.35下滑24.6%至54.54。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攜程網的UV數量重挫80%,從2月份的396萬UV下滑至75.6萬UV。更有媒體稱,攜程高達八成用戶因此逃離。我們現在來看,泄密門的意外曝出,無疑加快了攜程式微的速度,同時,也堅定了其背水一戰的決心。
2014年的五月,窗外春意正濃。而此刻外表盛世之下的攜程過得是不是同樣的好,其中冷暖,或許只有梁建章自己心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