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們能否hold住:存款搬家難擋 息差收窄難止
截至目前,包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內已有12家上市銀行交出了2013年“成績單”?;ヂ摼W金融的沖擊、經濟下行的壓力、壞賬風險的冒頭等因素都讓利潤光鮮的銀行增加了危機感。
從上市銀行2013年的年報中可以看到,上市銀行去年并不輕松。面對存款搬家的尷尬,息差收窄的無奈以及壞賬風險的憂慮,上市銀行究竟能否hold得住?
“存款搬家”難擋
“個人存款正在被互聯網金融等產品分流,這對零售存款占比較高的銀行造成了沖擊?!逼桨沧C券分析師勵雅敏說。
2013年下半年,以余額寶為代表的“草根理財神器”展開了與傳統銀行的“存款爭奪戰”。在層出不窮的“寶寶軍團”的夾擊下,銀行活期存款面臨了巨大的流失壓力。
上市銀行公布的年報驗證了這一點。盡管2013年上市銀行活期存款余額保持增長,但增速已經明顯放緩。根據大智慧統計的數據,已公布年報的12家上市銀行2013年存款總額為67.9萬億元,僅僅比2012年的64萬億元環比增長了3.9萬億元,這樣的增長幅度相比歷史水平明顯下滑。
在存款總額中,活期存款的“流失”趨勢較為明顯,這和去年下半年開始異軍突起的“寶寶軍團”不無關系。比如光大銀行零售活期在存款總額中的占比從7.19%下降到6.49%,企業活期則下降3.75個百分點。
在“存款搬家”的倒逼之下,去年以來不少國有大行也開始陸續加入到存款利率“上浮到頂”的行列中,有的銀行甚至也推出了T+0的理財產品,和“寶寶軍團”們一決高下。
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邱冠華認為,貨幣基金與活期存款存在顯著替代關系,隨著貨幣基金“類現金”功能的完善,預計我國銀行企業及個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可能在3年~5年后加速下滑至30%以下。
“息差收窄”難止
作為銀行盈利能力重要指標之一的息差也普遍出現下滑。
一直以來上市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吃利差”,而低成本攬得的存款就是這種傳統盈利模式的“基石”。從2013年年報來看,隨著存款脫媒進程的演進,這一“基石”已經被撼動,銀行依賴利息收入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同比增速已經低于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增長。
過去,息差收窄的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存款成本上升和貸款成本下降,而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沖擊實際上也給銀行的凈息差增添了不小的壓力。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互聯網理財產品分流了銀行存款,并通過協議存款的方式再投回銀行,這增加了銀行的負債成本。隨著銀行負債成本越來越高,利差將不斷收窄。
股份制銀行中,民生銀行2013年凈息差為2.49%,同比下降45個基點,光大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16%,同比下降38個基點。按照日均余額計算,興業銀行2013年全年的凈息差為2.44%,同比下降了21個基本點。
而一向“財大氣粗”的五大國有銀行,除了中行,其他四家銀行的凈息差也同樣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工商銀行2013年凈息差為2.57%,比2012年下降9個基點;農行2013年的凈息差為2.79%,同比下降了2個基點;建行凈息差為2.74%,同比略降1個基點;交行為2.52%,同比下降7個基點。
瑞銀的報告稱,銀行業短期內受互聯網金融影響最大的是第三方在線支付平臺對其現有的盈利模式的沖擊,以及貨幣市場基金帶來的凈息差縮窄壓力。據估算,如果總存款中有10%被貨幣基金取代,那么中國的銀行業凈息差將萎縮10個基點。
2013年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出現了普遍性的上漲。在現有已經披露年報的銀行中可以看到,不良率攀升最多的興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0.76%,比前一年大幅攀升33個基點,去年這一數據只有0.43%,而其不良貸款余額超過百億元。
年報顯示,招商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占比為5.97%,浦發銀行為8.48%,中信銀行房地產開發業占貸款的比重為8.61%,平安銀行為9.55%,而民生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占比則超過10%。房地產貸款已經成為銀行關注的重要風險點之一,有市場人士解讀為,房地產領域相關貸款是上市銀行一個潛在的重要“雷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