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航空港將建成特大城市 3條地鐵10條快速路
根據鄭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30年航空港區將建成“特大城市”;2025年,與航空關聯的高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萬億元,遠超去年鄭州GDP。將來,鄭州機場東側不僅建高鐵南站,機場也將建成城際鐵路換乘樞紐,還有三條地鐵可直達航空港區。
功能定位
航空經濟新城 將成經濟增長核心
規劃
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解讀
鄭州都市區的戰略格局為“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其中,鄭州航空港區被定位為“一城”,就是航空經濟新城。
未來的航空港區,根據我省發展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戰略定位,就是要把航空港區發展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這里說的“現代航空都市”,等于說再建一座新城,而且還是具有較高品位和國際化的城市綜合服務區,最終形成空港、產業、居住、生態功能區共同支撐的航空都市。
發展規模
未來航空港區 相當于一個特大城市
規劃
至2030年,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口規模控制在125萬人,城鎮建設用地的規模控制在160平方公里。
解讀
按照航空港區的發展目標,力爭經過10多年的努力,使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到2017年,實驗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區開發建設初具規模,航空港經濟發展初見成效,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5年,要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驗區。那時,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地位顯著提升,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300萬噸,躋身全國前列,形成創新驅動、高端引領、國際合作的產業發展格局,與航空關聯的高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萬億元。1萬億元啥概念?去年鄭州的GDP才6202億元,這個數字比鄭州的生產總值還要高很多。
目前我國依據人口數量劃分城市大小,20萬人口以下的為小城市,20萬至50萬人口的為中等城市,50萬至100萬人口的為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的為特大城市。到2030年,航空港區人口規模達到125萬人,相當于一個特大城市。
空間布局
中部組團發展成國際空港區
規劃
形成“一港兩區,一脈三心,多元復合,網絡組團”的實驗區空間結構。
解讀
規劃主要圍繞機場綜合樞紐核心以及生活、生產服務中心布局各個功能組團,共分為北部組團、中部組團以及南部組團三個大的功能組團。其中,北部組團定位為科技產業區,中部組團定位為國際空港區,南部組團定位為臨空產業區。
中部航空港區的建設,主要包括機場及其周邊核心區域,建設空港服務區、綜合保稅區、航空物流區,建設陸空聯運集疏中心等設施,重點布局和發展航空運輸、航空航材制造維修、航空物流、保稅加工、展示交易等產業。
北部組團,建設高端商務商貿區、科技研發區、高端居住功能區,重點發展航空金融、服務外包、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健康休閑等產業,建設生態、智慧、宜居新城區。
南部組團,建設航空科技轉化基地和航空關聯產業發展區,重點布局和發展通用航空設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新材料等產業。
港區交通
●高鐵 高鐵南站預留鄭萬鐵路接入口
規劃
引入高鐵客運輔站;建議該站位于萬三公路—G310改線以南,利用萬三公路廊道和鄭民高速—繞城高速廊道引入和引出線路。同時,向北在白沙組團、綠博園之間可增加一處鄭東輔站。
解讀
我省還將在鄭州航空港區建一個高鐵南站。根據正常的流程,如果進展順利,今年下半年會進入實質性的設計階段,明年下半年有望開工建設。總工期5年。
該站在新鄭機場T2航站樓東約5公里的地方。高鐵南站將是未來鄭州至重慶萬州、鄭州至合肥高鐵的交會點,已經預留了鄭萬高鐵的接入口。
目前,鄭萬(鄭州—萬州)高鐵預可研報告獲批,全長770公里。
建成后,鄭州到重慶最快4小時到達,比現有的最快的列車17小時17分鐘的車程縮短了很多。
長遠規劃,將來向北在白沙組團、綠博園之間可增加一處鄭東輔站。
●城際 機場將建成城際鐵路換乘樞紐
規劃
建設機場至鄭州東站至開封、機場至登封至洛陽、機場至周口、機場至許昌城際鐵路。在新鄭機場形成城際鐵路換乘樞紐。
解讀
鄭州至許昌城際軌道線經過新鄭國際機場,兼有鄭州主城區至航空港區的市域軌道快線功能,規劃設5個站點,分別是機場航站樓樞紐站,北部片區航城中心站、會展中心站,南部片區梅河站、牛村站。鄭州至許昌等城際鐵路項目前期工作,馬上就要開展前期工作。機場至登封至洛陽、機場至周口等城際鐵路,也在規劃目標之中。
●地鐵 建三條地鐵為航空港區服務
規劃
調整軌道交通2號線、12號線、13號線走向,為航空港區服務。
解讀
鄭州地鐵2號線將南延至航空港區,向東穿過機場二期T2航站樓,與東邊的鄭州高鐵南站相連。也就是說,未來從重慶、合肥乘坐高鐵來到鄭州高鐵南站,坐一站地鐵就能來到機場坐飛機了。
具體來說,鄭州地鐵2號線的向南延伸線,北起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的終點南四環站,出地面后向南經龍湖鎮、華南城、航空港北部片區后進入鄭州新鄭機場,繼續向東,止于規劃中的鄭州高鐵南站,線路全長約42.1公里,計劃2016年開通運營。而且,未來規劃的地鐵12號線、13號線,還將規劃新的走向,延伸到航空港區。
●公路 建“六橫三縱+半環”快速路網
規劃
新增商登高速和機場東高速聯絡線,與現有高速和規劃新周高速形成“一環兩放射”的高速公路網絡格局。
解讀
事實上,根據我省近期的綜合交通路網建設計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內,將加快建設機場至周口西華、登封至商丘的高速公路,與京港澳高速、機場高速和鄭民高速共同構成實驗區內“三縱兩橫”高速公路網。
未來,干線公路及快速路建設方面,將構建“六橫三縱+半環”快速路網。
其中,六橫:G310改線、G343、機場至新密快速通道、S102、密新大道、S323;三縱:大河路南延、四港聯動大道、萬三公路;半環:建議將南水北調西側濱河大道提升為快速路。
(郭富收 實習生 樊玉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