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啟動 哪行最吃香數據說話
導讀:我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入戶登記1月1日正式啟動,2萬名普查員將手持移動終端PDA深入千家萬戶。這次普查將摸清我省二、三產業“家底”,相當于為河南經濟來一次“全面體檢”。
哪些行業最吃香?哪個專業就業前景好?干哪一行能掙錢?這類生意投資需要多少……這些與老百姓、中小企業息息相關的話題,都可從經濟普查得來的數據中找到答案。
【現場】PDA“前來助陣”,“大數據”6月“浮出水面”
從1月1日起,我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進入“入戶”階段。與前兩次不同,這次普查員有了新裝備PDA。它是一個7英寸大小的手持電子產品,看起來與迷你iPad差不多。上面裝有與這次經濟普查相關的軟件,它能將從商戶那里得到的數據,隨時上傳到國家經濟普查數據庫中,除此之外,PDA能拍照,還有GPS定位功能。
在駐馬店,普查員舉起手中的PDA拍一家商鋪的建筑外貌,對其進行GPS定位。“這樣可以保持商戶的真實性。”普查員介紹。接著,店主出示個體經營戶執照、稅務登記證和機構代碼,普查員對這些證照拍照并錄入信息。“個體經營戶的名稱是什么?”“有無工商或稅務證照?”“有多少工作人員?”“主要營業活動是什么?”普查員逐步檢核。
“PDA能對商戶、企業提供的數據進行初步審核,根據數據內部的邏輯關系,能‘察覺’數據是否真實。”普查員說。河南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郝兵告訴記者,全省普查員有11.7萬,其中2萬多人手持PDA,“PDA能將采集到的數據第一時間上傳到‘云端’,提高采集效率,略去以往還要經過縣、市、省層層上報的環節,避免數據受到的干擾。”
有PDA“鼎力相助”,統計“節奏”也快了起來,登記采集工作從2014年的1月1日至3月底結束,6月,普查數據的總量指標就能得出。
【影響】百姓找飯碗、企業咋投資,普查數據當“向導”
“全國經濟普查,與我們有啥關系?”不光老百姓,有些企業、商戶也直撓頭。
“如何就業、如何上學,如何選擇自己勝任的行業?這些都可以從經濟普查得到的數據中找到答案。”郝兵介紹,當然,國家還將根據經濟普查結果制定出一些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對老百姓都是有直接好處的。
對企業來說,通過普查,能夠搞清楚比較細的、分行業的生產、經營、銷售和進出口的狀況,這些可以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從中找到自己在行業中的位置。通過普查數據,可以發現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也可以發現在生產經營中的生產成本、投入和產出等有關狀況,據此可以判定企業如何經營、投資,何時投資、投資多少。
【疑問】泄露商業機密怎么辦?數據有假怎么辦?
這次普查的對象是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所有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我把企業的營業額、銷售情況都告訴了普查人員,會不會影響稅費的繳納?這些都是商業機密,泄露出去咋辦?”這樣的擔憂不絕于耳。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普查不是‘想參加就參加、想拒絕就拒絕’。”郝兵說,接受普查,是《全國經濟普查條例》法定的義務。如果不配合,除了對企業進行行政處罰外,還將予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體經營者,進行1萬元以下的罰款。另外,郝兵介紹,普查得來的資料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同時也會嚴格保密,對于泄密的機構和個人也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企業提供的數據要是有假的怎么辦?”不少人這樣議論。“數據之間是有匹配和關聯的。”郝兵舉了一個例子:在濟源普查時,一個私企老板告訴普查員,他的營業額只有30萬。“可查過繳稅記錄和賬本之后,發現這家私企的營業額,至少有300萬。”
據了解,我省普查員都經過嚴格的培訓,對企業的運轉流程和資金往來十分熟悉,“根據員工數量,可以預估出有多少銷售額,況且我們還掌握了企業其他方面資金往來的證據。”郝兵說。
【難題】調查對象多、類型多,漏統漏報問題突出
2012年我省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全國排倒數第一。“從調查數據結果看,我省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這與我省近年來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不符,影響了政府服務業統計工作的公信力,也影響了省委、省政府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宏觀決策。”省統計局副局長薛承旭說。
2013年,我省服務業從業人員近2000萬人。隨著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的建設和全省中心商務區、特色商業區的發展,服務業的發展將會成為拉動我省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因此,如何摸清服務業“家底”,是我省此次經濟普查的重點和難點。
薛承旭說,服務業涉及調查對象單位數量多、單位類型多,調查對象配合程度比較低,要取得真實數據的困難大,漏統漏報問題比較突出。“另外,還存在分類的問題。”郝兵舉例,比如安鋼附屬的醫院、小學、物業等,以往他們都算作第二產業,此次普查將進行更詳細的統計。
(記者 張渝 實習生 董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