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四大舉措 為中國股市注入源源不斷紅利
導讀:目前我國無論從效率的角度還是從公平的角度,國企改革都已刻不容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非競爭性領域的開放,將促進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進一步激發經濟的活力;一些重點領域的國有企業改造成國有資本運營功能平臺后,在差別化考核機制、重點支持等導向下,通過行業并購、海外收購等方式將加大國際化發展和產業整合力度。
國企改革四大舉措
為中國股市注入源源不斷紅利
從改革之初的“放權讓利”到近年來的“做大做強”,再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并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三十年來,國企改革在探索中不斷前行,而乘著此次《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東風,我國的國企改革將開啟新的征程,也將對A股市場產生巨大的紅利。
此次《決定》中對于國資國企改革的提法,與以往相比可謂邁出了一大步,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
《決定》強調了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并提出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不但明確要求,到2020年之前,國有資本收益的上繳比例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將市場化改革的焦點對準了目前國有資本占據絕對優勢的壟斷行業——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并且放開競爭性環節的價格。
此外,在監管和運營模式上做出了重要創新,《決定》提出,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并稱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
可見,國有資本從生產領域向公共服務領域的轉移,國有股份從控股向參股轉移,國資管理從綜合管理向分類管理轉移,國資布局更加證券化、國際化和專業化,已經成為了下一階段國企改革的總體思路。
事實上,目前我國無論從效率的角度還是從公平的角度,國企改革都已刻不容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非競爭性領域的開放,將促進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進一步激發經濟的活力;一些重點領域的國有企業改造成國有資本運營功能平臺后,在差別化考核機制、重點支持等導向下,通過行業并購、海外收購等方式將加大國際化發展和產業整合力度。
與此同時,以貨幣形式存在的國企分紅比例提高到30%,劃歸社?;鹜顿Y運營,將為國民養老的隱性負債提供支持;而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以及更加證券化和市場化,將進一步提升企業效率和競爭力,并為A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資本紅利。(劉麗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