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稅費有望下調 刷卡手續費率或下調至0.38%
受外部環境影響銷售大幅下滑的餐飲業目前還面臨沉重的稅費負擔,昨天,正在北京舉行的亞洲美食節期間,中國烹飪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協會的多次呼吁下,目前商務部門正在研究擬下調營業稅和刷卡費等,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餐飲業繳納稅費高達46種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在行業協會的多次呼吁下,餐飲業的刷卡費率已于今年2月起由2%降到1.25%,“但這顯然不能解決餐飲企業的重負”,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中烹協調查,目前全國各地餐飲業收取稅費最高達46種。其中,稅收12種,各種費34種。稅收當中,已設立價格調節基金的27個省市中,17個省市對餐飲行業征收了價格調節基金,各地征收的標準也不同。
據介紹,價格調節基金在業內普遍存在,企業反映也頗為強烈,一般按營業額的0.05%至2%征收。價格調節基金也稱物價調節稅,是政府為平抑市場價格,用于吞吐商品、平衡供求或支持經營者而設立的專項基金。
“營業稅稅率、銀行卡刷卡費率及價格調節基金,是業界呼吁減負的三大焦點”,馮恩援表示,營業稅是餐飲企業反映負擔最重者,一般按營業額的5%征收,另有0.5%的附加。餐飲業刷卡手續費率雖于今年年初下調至1.25%,但仍在奢侈消費序列,與珠寶金飾、工藝美術品、房地產、汽車銷售等同屬一類,“我們認為餐飲業刷卡費率應該回歸到民生類,為0.38%”。
協會多次呼吁有望再降稅費
自去年年底以來,受經濟形勢和限三公消費的影響,餐飲業一夜進入寒冬。尤其是像俏江南、凈雅、順峰等高端餐飲企業業績大不如從前,而第一家在國內上市的民營餐企湘鄂情,更是給出前三季度凈虧兩個億、接連關店的業績。
其實早在去年限制三公消費新政出臺之前,餐飲行業危機就已顯現。馮恩援表示,去年1-7月份,我國餐飲業增速就已降到9年來的最低水平。全國各地餐飲企業倒閉如潮,其中廈門等地區月倒閉率高達15%。為此,協會曾報告呼吁采取緊急措施救市,比如降低稅收及刷卡費率、給予融資支持、加大公共財政的支持力度等。隨后有了刷卡費率的微降。
“餐飲業長期飽受‘四高一低’的壓力,租金價格高、人工費用高、能源價格高、原材料成本高,利潤低。當前,行業盈利能力和發展速度達到30年來的最低點”,馮恩援表示,目前的艱難形勢下,盡管企業也紛紛展開自救,但顯然力度還不夠,今年9月份全行業銷售額2259億元,增幅比8月份又降低了0.6個百分點;1-9月份,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營業額下滑1.8%。因此,行業的復興還需要政府和相關政策的扶持。
“我們已就此向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提交報告,呼吁要求對餐飲企業‘正稅清費’”,馮恩援向記者透露,這些部門也都和協會交換了意見,商務部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降低大眾化餐飲營業稅征收標準,主要針對大眾餐飲的營業稅和銀行刷卡費以及價格調節基金。其中營業稅稅率擬從現行的5%降至3%,爭取早餐、社區餐飲等大眾餐飲服務免稅;其次是刷卡費率降到民生類的0.38%;此外,價格調節基金等也將進行調整。
“協會獲得的最新進展是,商務部正在協調出臺“支持大眾餐飲發展指導意見。”馮恩援表示,“我們希望相關政策能盡快出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