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通訊將納入營改增試點 地方債只能用于基建
導讀:從今年8月1日起,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減輕企業負擔。支持小微企業,就是支持就業,這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
今年前7個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8.0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增速回落3.6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僅增長2.6%。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民生支出?
財政投向何處?
有些支出不太符合實際,要對一些項目進行評估
“今年以來,全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特別是1—7月中央財政收入增長2.6%,比7%的預算目標低了4.4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回暖,中央財政收入將轉入一個正常的中速增長?!必斦坎块L樓繼偉表示。
樓繼偉說,受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出現回落,影響了財政收入的增長。今年進一步擴大了營改增的試點區域和行業,出臺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等減稅政策,對今年財政收入形成一定影響,并主要體現為中央財政減收較多。同時,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明顯放緩,進口環節稅收增速出現大幅回落。此外,去年年初石油特別收益金入庫額較高等一些特殊因素,導致去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快、基數相對較高,也對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產生一定影響。從全年收入走勢看,中央財政收入近兩個月增幅已有所回升。后幾個月中央財政收入累計增幅將會逐步提高。
樓繼偉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公共財政的優先方向。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首先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不能超過財政收入能力安排支出。因為超過財政收入能力的支出是不可持續的,這一點是財政的基本原則。
2013年,中央財政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中央財政預算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計1.57萬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3.5%,比上年決算數增長9.6%。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大部分也都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守住底線?;镜耐瑫r,民生支出還要更加注重雪中送炭,突出投入重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樓繼偉表示,在財政資金安排上,有些支出不太符合實際,有的具體項目不盡合理。今后編制預算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支出重點,滿足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同時,要對一些項目支出進行評估,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如果沒有達到,就要做一些調整,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比如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要更多地用于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改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辦學條件上。
稅制怎么改?
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行業最晚明年年初納入營改增試點
針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的困難,今年以來財政部采取針對性措施,積極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活力。
從今年8月1日起,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減輕企業負擔。支持小微企業,就是支持就業,這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同時,進一步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會同有關部委下發通知取消和免征了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并降低了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等項目的收費標準。近日又下發通知,決定從10月1日起,降低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收費標準。
“營改增是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這項改革去年1月1日起在上海開始試點,之后擴大到北京、江蘇等省市,今年8月1日改革試點推向全國。從試點運行情況看,營改增進一步消除了重復征稅,優化了稅制結構,降低了企業稅負?!睒抢^偉說,2012年,改革試點總體減稅426億元,今年上半年減稅規模超過500億元。營改增改革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先行試點地區服務業發展加快,吸納就業能力明顯增強。
目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在積極做好出臺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行業試點方案的各項準備工作,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將這兩個行業納入試點范圍。同時,認真研究尚未納入試點范圍的其他服務業的改革方案,爭取2015年全面完成營改增改革。
地方債如何管?
地方舉借債務只能用于建設性支出,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
“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繼續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綜合運用財稅政策工具,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揮更大的作用。”樓繼偉表示。
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政府帶頭過緊日子,今年中央部門在“三公經費”預算只減不增的基礎上,進一步將一般性支出壓減5%。在壓縮一般性支出的同時,把更多的財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支持和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比如,支持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和“信息惠民”工程,促進信息消費;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促進培育對環保產業的剛性需求;通過采取設立鐵路發展基金、安排鐵路過渡性補貼等措施,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提高鐵路貨運能力。
對于社會關注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樓繼偉說:“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數據還在進一步核實中。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還是可控的,但局部地區風險也不容忽視。”
樓繼偉指出,推進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改革,主要有三個原則:一是地方舉借債務只能用于建設性支出,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經常性支出如果要靠債務去解決,那將走上不歸路。二是對地方舉借債務進行分類管理,公益性事業建設債務應以政府為主體,以后用公共財政收入來償還;收益性項目債務加強管理,用取得的收益來還債。對兩類債務都應有制度約束,中央適當加以控制。三是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逐步形成以地方政府債券為主體的、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