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加快 跨境貿易結算四年漲817倍
導讀:匯豐銀行的調查揭示了四大原因:人民幣結算具有“降低外匯風險”的作用;人民幣使用為“日常業務運營帶來更多便利”;受訪者的“交易對手方要求以人民幣結算”;受訪者出于“人民幣可能升值”的動機。
36億、2.94萬億、817倍。
這三個數字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迅猛增長的態勢勾勒得淋漓盡致。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推動之下,人民幣國際化得以大踏步向前推進。
統計顯示,在過去四年中,人民幣跨境結算增長迅猛。2012年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為2.94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的2.08萬億元增長41.3%,是2009年試點初期36億元人民幣的近817倍。
更讓人期待的是,人民幣跨境使用急速增長之后,根據匯豐銀行近日發布的全球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調查,這種快速增長的趨勢還將持續。
匯豐今年針對全球七大市場做了深入的調查,其中中國市場和其他六大市場在調查中,均出現了相同的趨勢:第一,已經在跨境業務中使用人民幣的受訪企業中,有超過一半的中國市場企業和73%的全球市場企業表示未來將在相關業務中增加對人民幣的使用;第二,在目前尚未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的受訪者中,有36%的中國內地企業、46%的香港企業、31%的新加坡企業和31%的英國企業在未來五年內使用人民幣。其中,36%的香港企業、33%的中國內地企業以及20%的新加坡企業在未來三年內有開始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的傾向。種種跡象顯示,從跨境貿易到海外直投,再到全球儲備,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正在提速。而匯豐銀行預計,2015年人民幣將躋身全球三大跨境貿易結算貨幣之列。匯豐中國工商金融服務部總經理何舜華稱:“我們相信,人民幣正穩步邁向世界主要貿易貨幣的行列,到2015年,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額將有望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人民幣受歡迎度激增
三年多來,人民幣結算占中國內地進出口貿易額的比例已迅速增長至約16%。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跨境貿易中愿意使用人民幣?
匯豐銀行的調查揭示了四大原因:人民幣結算具有“降低外匯風險”的作用;人民幣使用為“日常業務運營帶來更多便利”;受訪者的“交易對手方要求以人民幣結算”;受訪者出于“人民幣可能升值”的動機。
“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是這幾年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這幾年這方面的業務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謝多表示,隨著人民幣境外使用的展開,人民幣在境外受歡迎的程度也是大幅度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接受和使用人民幣。
推敲客戶訴求不難發現,在企業使用人民幣意愿不斷提升的背后,是人民幣匯率的堅挺和穩定,中國金融政策逐步走向開放,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流程日趨簡單便捷,以及銀行整體營運經驗不斷得到提升、提供的服務使客戶受益并得到滿足。
2009年7月,多部委聯合下發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讓外貿企業倍感振奮的是,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出口貿易,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試點企業在辦理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報關和出口貨物退(免)稅時不需提供外匯核銷單。有評論稱,這是“用優惠措施帶動企業的需求”,讓人民幣的跨境結算正式起航。
近日,為進一步提高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效率,央行又下發《關于簡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流程和完善有關政策的通知》稱,簡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流程包括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銀行卡人民幣賬戶跨境清算業務、境內非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境外放款和發行人民幣債券業務。
“這有利于提高出口的便利化。”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表示,簡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流程,有利于人民幣的跨境雙向流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資本項目的開放。
國際化乃大勢所趨
雖然政策的推進和人民幣的升值步伐正為企業的人民幣結算帶來實惠與便利,但調查同時發現,那些正在使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企業仍然會有來自文案、條款以及交易對手收取人民幣后無法使用等方面的障礙,而對于那些尚未使用人民幣結算的企業來說,來自交易對手、相關規定不明朗以及不熟悉稅務等方面的擔憂仍是部分企業的“心病”。
“人民幣離岸市場近幾年幾乎從零開始,在四五年的時間內發展速度很快。”在6月末舉辦的2013陸家嘴論壇上,博源基金理事長秦曉表示,與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主要目標相比,離岸人民幣的市場流動性的規模、產品和國際使用的程度,仍然還是一個起步階段。
中行公司金融總部(國際結算)總經理程軍判斷,人民幣正逐步成為企業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的新選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
其實,匯豐銀行的調查也同時顯示,雖然在結算方面有些小困難,但隨著整個產業的不斷努力以及銀行的支持,客戶在逐漸擺脫結算中小問題所帶來的麻煩。
調查顯示,有57%的企業因“交易對手不愿意使用人民幣”、38%的企業因“相關規定不明朗或可能生變”,以及37%的企業因“對條款的不熟悉和對無法進行稅務回收風險的考量”而至今未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
對此,匯豐就提出,這些是其未來開拓業務時所需要消除的壁壘;而監管層亦頻頻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助力。
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謝多就稱,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要進一步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手續和審核流程,以便利銀行和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的結算。
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多次表示,人民幣能否國際化最終還是靠外匯交易市場的選擇,央行要做好的是清理不必要的政策管制,以及進一步發展和開放金融市場。
匯豐的調查也顯示,全球人民幣使用程度潛力巨大。“除了中國內地之外,包括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等地已經開始在貿易、投資等領域逐步擴大人民幣使用的規模和頻率,潛力十分巨大。”
具體來看,人民幣跨境貿易使用率仍然有進一步發展空間,其中英國和新加坡市場只有11%、美國市場和德國市場為9%、澳大利亞甚至只有7%。相比較而言,中國內地市場跨境人民幣使用程度已經占到了30%,香港使用程度更是高達了50%。
通過此次全球調查顯示,包括中國內地、新加坡、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及美國等市場的調研對象均對人民幣使用量的增長充滿信心。其中,有56%的企業在2012年看到了國際業務的增長,61%的企業預期明年將有持續增長。
(夏心愉 聶偉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