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鑫理財協議追加保險合同 高管疑早有預謀
導讀:一位購買了上海泛鑫理財產品的客戶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根本就沒有買保險,但16日當天來到該公司卻獲得一份保險合同。“本來我是買一年期的理財產品,今天過來想咨詢一下情況,來了之后他們(泛鑫)又給我一份保單,保單上的內容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
自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泛鑫)美女老總陳怡“攜5億外逃”消息曝出后,業界對該保險代理公司的運作模式有諸多猜測。上海保監局介入調查后公告:“在檢查中發現上海泛鑫擅自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上海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獲得上海泛鑫制作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據其中一份理財協議顯示,投資期限為365天,產品名稱穩得利,收益率8%,產品類型保本保證收益理財計劃。
上海泛鑫公司高管朱皓對記者透露,銷售理財協議肯定有相對應的保險合同,他和其他幾位管理人員一樣,沒有接觸過公司的核心業務,美女老總陳怡持有公司90%的股權,集所有權力于一身。
相關保險公司方面,昆侖健康保險8月17日公告稱,從未授權上海泛鑫代表該公司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根據調查結果,如上海泛鑫代理銷售的保險合同真實有效,昆侖健康保險會嚴格按照保險合同約定,認真履行相關保險合同義務,維護客戶合法權益。
理財協議追加保險合同
16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上海泛鑫所在地——兆豐世貿大廈26樓辦公室,陸續有泛鑫保險的客戶前來,在上海泛鑫工作人員的嚴密監控下被帶入接待室登記。在這些客戶當中,就有不少客戶是帶著“理財產品客戶協議書”而來。
一位購買了上海泛鑫理財產品的客戶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根本就沒有買保險,但16日當天來到該公司卻獲得一份保險合同。“本來我是買一年期的理財產品,今天過來想咨詢一下情況,來了之后他們(泛鑫)又給我一份保單,保單上的內容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
張先生手中拿著兩份合同,一份是“理財產品客戶協議書”,另一份是“保險合同”。記者留意到兩份協議簽名處字跡明顯不同,該客戶指出,理財產品客戶協議書上是本人簽名。
現場另一客戶也吃驚地發現,自己原本只是辦理一份理財產品,當天也被附加了一份10年期保單,他表示此前從未見過第二份合同。突然現身的第二份合同十分蹊蹺。17日,記者采訪了客戶張先生,對第二份合同一探究竟。在這份“保險合同”的內頁上,張先生指出:“除了簽名之外,風險提示上的字跡、回訪電話也都是假的,另外客戶年收入一欄寫有一千多萬是不屬實的,甚至連家庭地址也是假的。”記者撥打了該回訪電話,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張先生表示,自己買了5份上海泛鑫自制的理財產品,共計100萬元,這5份理財產品一一對應了5份保單,莫名其妙“被”買了5份保險的張先生既憤慨又無奈:“名字、身份證、銀行賬號確實是我本人的。可是直到他們老總出事了才把合同拿出來。”
最讓張先生哭笑不得的是,受益人名字也是假的,(代簽保單的人)編造了一個人的名字,與張先生的關系顯示為“母子關系”,張先生“被”無端多出了一個“媽”。
記者注意到,在一份“昆侖健康保險有限公司”的合同上,顯示的保險合同生效日為2012年5月31日,保險費合計為53萬元,與一份53萬元的“理財產品客戶協議書”的簽名日期為同一天。保險合同相應保單還顯示,交費期間為20年,交費方式為年交,保險期間為30年,前3年的現金價值數額分別為124550元、368880元、636530元。
而另一份“陽光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合同上顯示,保險合同的生效日期為2012年3月8日,同樣與對應的14萬元理財產品簽署日期相同,保單顯示交費期間為20年,交費方式為年交,前三年的現金價值數額分別為27314元、79996元、135576元。
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買的5份理財產品對應5家保險公司分別是昆侖健康、海康人壽、幸福人壽、光大永明、陽光人壽。他與每家保險公司聯系后得到的答復是,10個工作日之內(答復)。張先生表示,“經我查款,每個保險公司也確實都交了兩年,但100萬的保費,讓我再續費也不太可能啊。”
經張先生確認,5份保單保險回執處均為空白,自己沒有簽署姓名和簽收日期。不過上述關于假簽名的說法,沒有得到泛鑫保險代理公司和相關保險公司的反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