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關注中國經濟轉型 摩根做空通用增資
導讀:投資者對中國過去10年8%的GDP增長率習以為常,期望值較高。一旦投資者調整了他們的期望,我們相信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熱情仍然不會減弱。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巨大的市場讓投資者無法忽視。特別是目前只占GDP1/3的國內消費市場,在未來的幾年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8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摩根大通建議投資者撤出新興市場,因為不看好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增長,這是近來對中國經濟表達擔憂的數家金融巨頭之一。不過,昨日彭博經濟學家麥德能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中國經濟以降低“速度”換取發展“質量”是經濟結構的根本轉型,將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經濟實力。同時,中國市場也得到實體投資者的認可,主要的外商投資企業正在增加對中國的投資。
《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商務部和外管局的數據發現,服務業占外資投資總額的47%,房地產、汽車行業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行業,因此記者選取這些行業的主要公司進行了采訪。
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咨詢公司之一的美國CBRE中國區總裁Ivan Poon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分析,“投資者對中國過去10年8%的GDP增長率習以為常,期望值較高。一旦投資者調整了他們的期望,我們相信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熱情仍然不會減弱。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巨大的市場讓投資者無法忽視。特別是目前只占GDP1/3的國內消費市場,在未來的幾年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進一步分析一線、二線城市的不同機遇,“在商業項目的投資中,投資者對一線城市的熱情不減。最近幾年,開始有投資者開始將視線移向二線城市。”
不過,外國投資者應該加強對中國市場的理解,Ivan Poon也提醒,“國外投資者曾經在資本上有著競爭優勢。之后國外投資者如果想持續曾經的成功,可能要在競爭中調整自己,增強自身在專業知識、技術創新和經驗上的優勢。投資者應該對中國法律法規有著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他們需要對不同交易類型如資產、股權交易轉移的稅制以及并購目標的架構有著深入的理解。”例如, Ivan Poon也提醒二線城市的投資風險,“看到二線城市投資機會的時候,我相信這些投資者也需要在投資時更謹慎,在很多二線城市的寫字樓或零售物業市場上有明顯的需求過剩。”
交通運輸服務業是外資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作為該行業的代表企業,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DHL中國區合資公司的副總經理Jack O'Neill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物流行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部門之一,特別隨著上海自貿區等經濟改革措施的公布,我們對中國市場具有堅定的信心。”
通用汽車企業傳播負責人蔣婷婷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在投資方面,今年4月通用汽車宣布了在2016年之前我們在中國的投資將達到約110億美元。我們在新產品、設施和經銷商方面的投資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而且,汽車行業還在進一步拓展二三線市場,蔣婷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通用汽車經銷商網絡的布局重點正在向中國西部地區以及內陸的三、四線城市拓展。預計到2017年,上海通用汽車和上汽通用五菱在中國西部將新增1000家經銷商。”
(陳莎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