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財政刺激出臺 銀行對地方支持力度加大
導讀: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又發布 《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支持力度。
日前,中國農業銀行向上海市政府提供2500億元的信用貸款,引來業界“新一輪財政刺激”的解讀。有消息稱,這些貸款將用于迪士尼樂園項目以及支持實施上海自由貿易區所涉城市改造和升級工作。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述支持只是農行對上海六大領域金融扶持的一部分,雙方在8月6日簽訂了協議。與此同時,國開行最近也動作頻頻,在十幾天時間里,先后與江蘇、河北、青海等多省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加大對這些省份的支持力度。
昨日(8月12日),相關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說農業銀行與上海的合作是商業行為,那以國開行為主的政策性銀行向地方發放貸款,則更體現了財政刺激經濟屬性”。
有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稱,農行向上海市發放的這筆巨額貸款相當于上海去年GDP的12.5%,即大約人民幣2478.7億元。昨日,農行有關人士向外表示,8月6日與上海市政府簽訂的是授信額度協議,并不是實際發放的貸款,并且這些授信額度也不是全部給迪士尼項目的。農行沒有回應具體的授信額度,也沒有回應2478.7億元的數字是否準確。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商業銀行之所以作出如此大量授信主要還是從商業角度考慮”。
事實上,除了農業銀行與上海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最近也是動作頻頻,在短短十幾天時間里,就與多省政府密集簽訂合作備忘錄。
作為以發債為籌資主渠道的債券銀行,國開行是僅次于財政部的第二大發債體,又有“第二財政部”之稱。近期,除了密集與各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諸多地級市與國開行省分行也步入了“熱戀期”。
銀行對地方大規模的支持,或與中央政策的導向有關。
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又發布 《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支持力度。
國開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政策性銀行,成為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國開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截至6月末,國開行累計將80%以上的貸款投向煤電油運、農林水、通訊和公共基礎設施等 “兩基一支”領域,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發放2888億元;新增中西部貸款2124億元,東北老工業基地貸款389億元;發放環保和節能減排貸款934億元。另外,在大力推動民生業務方面,上半年新增發放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860億元,發放水利貸款443億元,發放農業貸款164億元,發放中小企業貸款470億元;發放應急貸款15億元等。
郭田勇告訴記者,如果說農業銀行主要還是從商業角度考慮,那國開行貸款不僅要從商業角度出發,而且要體現國家戰略,“中國經濟有下滑的趨勢,通過銀行信貸來支持實體經濟,將這理解為經濟刺激的手段也無可厚非。”
銀河期貨研究中心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傳統的商業銀行貸款叫貨幣政策刺激,如果是國開行或農發行這類的政策性銀行發放貸款,則有很強的財政屬性,“財政資金通過國開行定向配置到地方政府主導的項目,這應該算作財政刺激政策。”
不過,付鵬也提到這種定向性經濟刺激政策,屬性上偏財政,但最終結果還是要體現在貨幣投放上。
(金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