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驚現初老癥狀 健康財富如何能一樣都不少
導讀:“我覺得對于像我一樣‘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社會中堅力量來說,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時間,調整好自己的身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往往在沒遇到身體問題時,根本不會注重個人健康管理,他們會將絕大多數時間放到工作上,認為趁著年輕應該多發展事業,以后有的是時間享受生活。可到頭來,也許人到中年就疾病纏身,有的甚至等不到領取退休費就英年早逝了。仔細想想,這樣的人生即使收獲了事業上的成功又有什么意義呢?”在萍子看來,趁著年輕追求夢想本無錯,但以犧牲身體為代價就得不償失了。 有統計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高達60萬人。中國已然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這樣算來,平均每天就有超過1600人因勞累引發疾病離世。與此同時,去年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為壓力高于前一年的,中國內地占75%,列第一。上海、北京以80%、67%排在城市前列。另據調查,在過勞死的人群中大多為青壯年。
不少評論認為,80后面對的正是由體力逐漸向腦力轉變的工作環境,而舊有的勞動法規還未適應這種變化。這一時期,矛盾自然特別顯著,80后在這種矛盾中也就誤打誤撞地成了“過勞死”現象爆發最集中的一代人。為避免悲慘意外降臨頭上,眼下愈來愈多的80后在注重事業規劃、投資理財的同時,正在通過合理方式進行個人健康管理。
80后健康管理方式一 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時間
被訪者:萍子
年齡:28歲
近來,“初老癥”成了百度熱詞。不少“80后”比對癥狀后,驀然發現,自己似乎已“未老先衰”。今年28歲的萍子便是這“初老族”中的一員。
“我在銀行工作,以前經常加班到很晚,若趕上周六日開會,基本上每周陪家人的時間只有半天。雖說待遇優厚,但與自己的付出相比,仍然不對等。今年初,我得了一場重感冒,幾乎持續了3個月都不見好轉。后來,在去醫院檢查時,醫生鄭重告誡我,務必要開始關注身體健康了,否則很容易因抵抗力長期低下誘發其他疾病。正是從那次檢查以后,我才猛然發現,25歲以后的自己,時常會在半夜莫名其妙地醒來再也睡不著,記憶力也不如從前,還經常會遇到腸胃、咽炎等小毛病。這一切,都是身體亞健康的標志。”為讓自己盡快擺脫不健康的生活狀態,萍子主動和領導提出調換部門的請求,盡管薪酬略低,但壓力要減輕許多。
突然從極度繁忙中“慢”下來的萍子有了更多陪伴家人和享受生活的時間。每天下班后,她會燒制可口的飯菜迎接丈夫下班,每到周末,她會帶父母、孩子到近郊游玩。同時,為了增強體質,她還辦理了健身館的年卡,每周至少抽出6個小時進行體育鍛煉或瑜伽學習。在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的4個月后,萍子發現自己不僅心態變得更加平和,不再像從前那樣易怒外,容貌上更顯年輕、陽光。從前部門的很多同事再次見到她時,都以為萍子吃了靈丹妙藥而改頭換面。
“我覺得對于像我一樣‘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社會中堅力量來說,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時間,調整好自己的身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往往在沒遇到身體問題時,根本不會注重個人健康管理,他們會將絕大多數時間放到工作上,認為趁著年輕應該多發展事業,以后有的是時間享受生活。可到頭來,也許人到中年就疾病纏身,有的甚至等不到領取退休費就英年早逝了。仔細想想,這樣的人生即使收獲了事業上的成功又有什么意義呢?”在萍子看來,趁著年輕追求夢想本無錯,但以犧牲身體為代價就得不償失了。
80后健康管理方式二 規范作息拒絕不健康食品
被訪者:高雷
年齡:30歲
談到健康管理,今年30歲的高雷最有發言權。學中醫出身的他目前在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就職,盡管工作強度不小,但善于保養的高雷總能保持最充沛的精力應對繁忙的工作,且很少感到體力透支、身心俱疲。用他的話說,每個人的身體都像一臺機器,不能只用不維護。但對于身體的養護,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高雷以自己的養生方式為例說道:“我的工作強度屬中等,每天晚上都會在10:30準時上床睡覺,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6:30起床,睡足8小時。不僅如此,每天中午盡可能再午睡半小時,而不是利用這段時間聊天、玩游戲。同時,與許多人不重視早餐相比,我在一日三餐中最注重早餐的營養搭配。半個玉米、一小碗白粥、一塊蛋糕面包,一個饅頭包子、一杯牛奶、一個雞蛋,我每天早上會選擇其中的兩三樣。除此之外,夏天時一小碗綠豆湯或綠豆粥,秋天時一小碗銀耳羹或百合蓮子羹,也是早餐中固定的搭配。因為綠豆湯在夏天喝有助于消暑利濕;銀耳、百合養陰潤燥的效果比較好,適合秋天吃。而午飯我會以吃8分飽為佳,并注重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比起來,晚飯我通常以蔬菜為主,即便外出有應酬,也不會大魚大肉吃個沒完。此外,每天一杯自制茶水,是我堅持了七八年的習慣。每年一到秋天,我總會在上班前先自制一杯茶水帶到單位,即用5-6顆紅棗、10克枸杞、10克山楂洗凈后,在開水里煮五分鐘,再將煮過的紅棗、枸杞、山楂倒進玻璃杯里,不要湯,沖上約300毫升開水即可。而每逢夏天,我會換成菊花或金銀花茶,清熱解毒,預防口角生瘡。胃口不好的時候會加些陳皮,有助于理氣開胃。春天和冬天沒有特別的茶飲,但每天8杯水,是一定要喝足的。除此之外,保證晚飯后快走40分鐘,也是我堅持了四五年的習慣。遇到下雨天,會在家里來回走。快走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消脂減肥,對保持身材非常重要。”
高雷告誡身邊的80后朋友,規范作息拒絕不健康食品才能養成好體格,繼而創造更大價值,擁有更多財富,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80后健康管理方式三 調整心態對職場抑郁說NO
被訪者:蘇振宇
年齡:31歲
蘇振宇在網上訴說,自己是一名房產中介。在這個行業,公司只給很少的底薪,收入主要靠傭金提成。本著“客戶是上帝”的宗旨,他對每位顧客都笑臉相迎。有時因為買賣雙方銜接不好,都向他發火,他也要陪上笑臉。而有時付出了許多努力,結果買賣雙方“跳單”,自己幾個月的忙碌白費。平時還要不斷地打電話,挖掘“潛在”客戶,經常碰得灰頭土臉,自己還不能發火。
在工作中受盡氣,一回到家,蘇振宇常常直接往沙發上一靠,動都懶得動。他經常心情煩躁,對老婆愛理不理,對女兒不聞不問。父母有時過問他工作的事,他也會無緣無故地發火。結果一家人非常不和諧。盡管蘇振宇知道自己的不對,也時常后悔,但又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
事實上,眼下不少職場人都存在類似困惑。這些患上“微笑抑郁癥”的人,已成為“職場雙面人”。專家認為,職場人應調整心態,學會化解“微笑抑郁癥”,避免成為“職場雙面人”。心理專家建議,這類人應加強與家人的溝通,保持健康的心態,堅決對職場抑郁說NO。高級職業指導師陳德明認為,職場人士要學會調整,避免成為“職場雙面人”。首先應樂于服務和付出。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受人尊重和充滿友好氣氛的環境中,而微笑就是這個使者。當職場人學會真正寬容和接納別人并樂于付出時,微笑就會發自內心,從而形成良好習慣,就不會出現“微笑憂郁”。高級心理咨詢師陳泳認為,“職場雙面人”現象雖算不上心理問題,但長期發展、頻繁“雙面”或導致人格分裂,產生“微笑抑郁癥”、恐慌癥等心理疾病。“微笑抑郁癥”如不及時加以心理引導,會發展為重度“抑郁癥”。患者本人一面是深深懊悔和自責,一面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終可能導致情緒崩潰。陳泳建議,“職場雙面人”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別患得患失。同時,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善待和相信身邊的人,樂觀積極地看待身邊的事。
原標題:三十出頭已有初老癥 80后如何做好健康理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