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組合拳統籌中國經濟升級: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導讀:由于目前我國經濟運行沒有越過設定的“下限”,更沒有觸動“底線”,所以當前政策的重點還是調結構、促改革,推動轉型升級。但調結構的前提是要穩增長,沒有穩定的增長,調結構就沒有基礎、沒有條件,沒有合理的空間。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和經濟形勢專家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對當前經濟形勢進行研究和分析。
李克強在會議上表示,目前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并處在合理區間,區間“上限”是防通脹,“下限”是穩增長、保就業。他提出,在目前經濟運行逼近合理區間“下限”的情況下,要統籌考慮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使三者做到相互促進。從今年三月上任至今,李克強及新一屆政府以一系列“組合拳”、通過多項政策推動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顯示出決策層不再以短期刺激措施拉動GDP增長,而是堅持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決心。
【把脈】
經濟仍處合理區間
經濟增長7%是底線;通脹率3.5%是上限
中國經濟增速在今年第一季度再度出現放緩態勢。日前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為7.5%,已降至決策層今年年初所設定的經濟增速既定目標。
對此,李克強表示,總體上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并處在合理區間,這一區間的“下限”和“上限”分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即全年GDP增長7.5%,CPI控制在3.5%。
也就是說,今年經濟運行的“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范通貨膨脹。
為什么將“合理區間”的上下限定在這樣的范圍?李克強說,穩增長實際上就是要保就業。據權威部門測算,我國現階段要保就業,使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經濟增速就不能低于7.2%。
2008年四季度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曾一度造成我國大量農民工失業返鄉。當季我國GDP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至6.8%,導致全年經濟增長回落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點。
根據人社部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春節前,有7000萬農民工返鄉,約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50%;春節后,這些返鄉農民工中,1100萬人仍處于尋找工作狀態。
李克強說,上述情況是一次被動的“壓力測試”,當GDP滑到7%以下時,就業確實出現了問題。經濟增長7%則是“底線”,要實現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今后幾年經濟年均增速至少要達到6.9%以上。所以跌破7%的“底線”是不允許的。
而將通脹率3.5%設為合理區間的“上限”,也顯示出決策層對物價問題的關切。李克強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虛擬經濟的發展,近年來主要發達國家又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其影響會傳導到我國,預防通脹更顯得十分重要。
今年上半年我國CPI均值2.4%,遠低于“上限”3.5%。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預計,下半年仍將延續弱勢的宏觀經濟環境使得國內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低,這也為下一步的宏觀調控創造了空間。
【第一拳:穩增長】
穩增長不靠短期刺激
沒有穩定的增長,調結構就沒有基礎和條件
李克強表示,由于目前我國經濟運行沒有越過設定的“下限”,更沒有觸動“底線”,所以當前政策的重點還是調結構、促改革,推動轉型升級。但調結構的前提是要穩增長,沒有穩定的增長,調結構就沒有基礎、沒有條件,沒有合理的空間。
和2009年時依靠大量信貸投放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思路不同的是,面對經濟的下行壓力,李克強提出,“穩增長”不能靠政府短期刺激,還是要更多發揮調結構、促改革對穩增長的促進作用,否則不僅不能持續,還會留下后遺癥。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從2008年末全面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經濟刺激政策,包括四萬億投資拉動內需計劃。在政府主導投資和天量信貸刺激的拉動下,我國率先走出危機陰霾,經濟迅速復蘇,但也出現了包括產能過剩、投資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結構性問題正是困擾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癥結所在。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建平表示,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和2009時不同,因此決策層采取不同政策來“穩增長”。
范建平表示,2009年時中國經濟從高位急劇下滑,是處于一種“危機狀態”,在那樣的背景下,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有其必要性。雖然后來在執行過程中有出現刺激過頭的狀況,但不能否認這些政策對拉動經濟快速回升的作用。
他表示:“目前并沒有出現‘危機’,應該心無旁騖把調結構、促改革放在政策最大著力點上?!?/font>
那么,下半年“穩增長”的措施將會有哪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為保證全年經濟增長率和就業等指標不滑出“下限”,政府已經并將繼續推出溫和的經濟刺激政策。在出口、消費和投資“三駕馬車”中,目前有政策空間、且最需要刺激的領域仍是投資。不過,今年的投資刺激政策將不會重復2009年時走的老路,而在項目審批、信貸條件方面有所調整。
連平表示,今年政府將有針對性地支持合理性投資需求,除了傳統的“鐵公基”,可能還有能源、航運等項目,而“信貸則將保持合理適度寬松,但是為了防風險,也不會太寬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