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率無下限成本試算:七折以下空間非常有限
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七折下限;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中國貨幣政策2013年第一季度執行報告》顯示,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和上浮的比例維持在90%左右,以3月份為例,一般貸款中執行下浮、基準利率的貸款占比分別僅為11.44%和 23.79%,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為64.77%。
一家國有大行總行授信部負責人對記者稱,給大企業貸款收益,涵蓋貸款利息、存款、外匯結算等,每一項都能精確計算該企業客戶利潤貢獻,“如果單以貸款利息為收益,一般下浮20%就不賺錢了,不過還要看這家銀行存款成本,以往我們大企業客戶有提出7折(貸款)利率要求的,但是最后批出來很少。”
“中小銀行貸款客戶利率下浮一般較少,貸款利率下限放開對其影響不是很大,但現在很難說對國有大行這項政策是利空還是利好。”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稱,一方面,大企業客戶集中于國有大行,貸款利率打破下限可能導致其被迫降低收益,但相比之下,大企業發債利率優勢將降低,或可能重回貸款市場。
下浮20%就不賺錢了?
對于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一家股份行海淀區支行副行長告訴記者,該行一般小企業貸款在基準利率上上浮30%,最高60%。
融道網觀測6月數據顯示,對于中小微企業貸款,國有大行貸款定價一般在基準貸款利率上浮15%-50%;城商行上浮幅度在30%-100%;股份行介于兩者之間。
“由于融資成本(存款利率、理財產品收益率及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上升,鮮有銀行按許可的最低利率水平放貸。因此,貸款利率下限的完全取消,在近期內不太可能會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法興銀行在7月22日的研究報告《央行邁出利率改革象征性的一步》稱。據此,那些對公業務集中在中小微企業的中小銀行,受到的影響有限。
而對于大型國企、央企而言,一家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表示,該企業從銀行拿到貸款的利率受合作銀行資金頭寸影響,資金緊張時最高為基準利率上浮20%,資金寬裕時最低下浮5%。
“此前就有一些大企業向我們要求7折利率。每家銀行存款成本不一,成本低的銀行未來有可能對部分大企業提供7折甚至以下利率,當然必須附帶一些其他業務收益。”上述國有大行總行授信部負責人稱。
假設單單用1年期存款利率對比1年、3年、5年期貸款利率,來嘗試測算貸款利率到底可能下浮到何等程度,結果顯示,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分別為1、3、5年貸款基準利率的0.50、0.49、0.47倍。魯政委認為,考慮到銀行貸款還有營運成本,0.7倍之下的空間會非常有限。
“考慮到發債程序往往比貸款復雜、可預期性更差,如果大行提供7折以下利率,發債在成本上的優勢就大大減弱,再加上40%限額的控制,可能會使得資信狀況好的企業重返貸款市場,這反倒擠占了寶貴的貸款額度。”魯政委稱。
總體來看,各銀行對于利率市場化方案的出臺尚處于觀望階段。上述股份行人士稱,此次利率調整對銀行長期影響比短期大,“就我們行來說,公司業務結構調整主要體現在戰略民企客戶聚焦和中小客戶占比提升,業務調整則表現在境內外貿易融資、金融市場和投行業務占比提升。”
農信社加碼信用貸款
“央行‘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是希望能夠引導銀行信貸替代民間金融,我們考慮能夠提高貸款利率,弱化擔保,用收益覆蓋風險,擴大客戶面。”江蘇一家農商行行長稱,該行22日專門針對央行新政策進行了討論和研究。
他說,對于農戶貸款和微型企業貸款,因沒有抵押物,以往最重要防范措施就是擔保,“但經歷這幾年各地農信社追討不良貸款,農民開始有了擔保要償債的意識,一般都不愿意擔保,風險高一點客戶貸款很難獲批”。
魯政委表示,來自國際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亞洲小微企業貸款綜合利率在年息在20%到70%左右,這還僅僅是貸款利率,不含有其他收費。
不過上述農商行行長告訴記者,從江蘇來看,蘇北三農、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最多,其次為蘇中、蘇南,而蘇北的貸款利率上浮一般也不超過150%,低于央行此前對農村金融機構利率上浮不得超過2.3倍的限制。
北京一家農商行人士也表示,北京地區農信社貸款利率少有上浮1倍,更別說2.3倍上限,央行此次的規定形式大于實質。
“很多客戶以前就向我們提出貸款申請,但都是被淘汰的,就是說我們并不愿意上浮到2.3倍去做這些業務,現在如果要重拾這部分信用貸款客戶,就要求更高收益。”上述江蘇地區農商行行長稱。
(喬加偉 王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