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數據房地產一枝獨秀 統計局建議加強調控
上半年整體經濟數據黯淡,但房地產卻成為最亮的那顆星。
昨日(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682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3%,增速快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0.2個百分點。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半年數據來看,新開工數據出現復蘇,土地銷售單價明顯上漲,預計下半年市場量價仍然會維持高位。他同時指出,房企的資金情況非常良好,且支撐資金的數據大部分來源于銷售,也就是說開發商的債務情況良好,這使得調控的難度將非常大。
而交行報告則認為,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兩個領域的擴張,產生了對實體經濟其他部門的擠出效應,并成為短期內經濟增長的阻礙。
房地產一枝獨秀
6月份,國房景氣指數為97.29,比上月回升0.03點,比去年同期提高2.58點。與房地產相關的一系列數據都較為強勢,1至6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回落至20.3%,而1月至5月則為同比增長20.6%,這表明6月份同比增長19.4%,與5月份持平。
前6月,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95901萬平方米,增長3.8%,增速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為70630萬平方米,增長2.9%;房屋竣工面積為35346萬平方米,增長6.3%,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為27428萬平方米,增長2.7%。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劉衛衛告訴記者,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幅走勢看,自今年1月~4月進入正增長區域后,已持續兩個月實現正增長,且增幅在加大。由于房地產企業普遍對后市預期較為樂觀,房屋新開工力度和步伐將有所加快。他說,預計三季度,房地產投資額同比增幅將延續這一態勢,全年增幅將保持在20%~25%。
在銷售端,雖然受調控和基數影響,數據略有回落,但增速仍然領先于其他宏觀經濟數據。1至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514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7%,商品房銷售額為33376億元,同比增長43.2%。
開發商資金充裕
上半年,雖然“國五條”一直籠罩在房企頭頂,但從房企資金數據及拿地情況看,房企對未來仍然抱有巨大希望。
1至6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7225億元,同比增長32.1%,增速比1月~5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9901億元,增長30.4%;利用外資234億元,增長15.9%;自籌資金21630億元,增長16.3%;其他資金25460億元,增長50.3%。
劉衛衛說,各項資金來源占比中,國內貸款和其他資金占比均有所下滑,而自籌資金占比則有所上升,這也與近期國內一些房地產企業在融資渠道開拓方面取得較大突破有關。
據他分析,其他資金占比雖然有所下滑,但從整體占比結構看,依舊占據首位,利用銷售和企業回款至少在現階段仍然是房地產企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渠道。
另一個顯示房企態度積極的信號來自于土地市場,1月~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均價235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0%,增幅比1月~5月加大0.6個百分點,增幅逐步回落并趨于平穩。從土地價格看,今年1月~4月份以來已持續三個月小幅上升,僅次于今年1月~2月份的近兩年半來的最高價。
房產調控壓力大
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并不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事實也證明,在房地產投資等數據增速較快的背景下,我國二季度GDP照樣比一季度有所回落。
交行報告認為,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兩個領域的擴張,產生了對實體經濟其他部門的擠出效應,并成為短期內經濟增長的阻礙。而且房地產泡沫的積累和地方債務的擴張也正成為中長期威脅我國經濟安全的風險。
這更多體現在融資方面。據交行測算,一季度比較實的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多增1.83萬億元,而一季度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共獲得的融資同比多增達1.3萬億左右,占比超過七成。
交行分析師唐建偉認為,房地產行業目前仍有較高的利潤率,可以承受較高的融資成本。它和地方融資平臺的資金需求抬高了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抑制了實體經濟中其他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意愿。
“這可能也是一季度國內流動性相對寬松而經濟增長并沒有受益的重要原因。”唐建偉說。
張大偉還分析表示,相比5月份海外資金流入國內強烈意愿,當下基本面出現了變化。美國經濟的復蘇,國內經濟的疲軟有可能導致下半年海外融資難度加大,而國內資金面也不復之前的寬松趨勢,房地產企業需要關注自己的資金安全。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房價上漲城市的個數還比較多,環比價格漲幅雖然收窄,但是還在上漲。這說明房地產調控的壓力還比較大,后期需要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加強房地產調控。
(胡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