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 套利貿易得到遏制
6月18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通報2013年1-5月份商務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圖為沈丹陽在發布會現場。
新華財經北京6月18日電(萬方)商務部今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3年1-5月份商務運行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5月份外貿增幅出現大幅下調,主要是受到人民幣快速持續升值與外需低迷的影響。其中,內地對港貿易的異常增長大幅回落,是由于所謂的“套利貿易”現象得到抑制。此外,沈丹陽還就光伏案件、競爭性貶值等話題進行了說明。
5月份外貿增幅大幅下降 人民幣升值施壓出口
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出口1.1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進口1.01萬億元人民幣,下降0.3%。與4月份出口增14.7%、進口16.8%相比,可謂“驟然跳水”。
沈丹陽表示,5月份外貿的增速大幅下降,是多重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也是當前外貿形勢嚴峻復雜的真實反映。他分析,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幣的持續快速升值,由于出口利潤空間大幅收窄,企業經營信心不足,前幾個月有單不敢接的現象已經很突出。據此前統計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升值影響,83.7%的企業反映出口利潤下降,50.7%的企業訂單減少,38.1%的企業只敢接短單,不敢接長單。
此外,國際市場需求低迷是影響出口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沈丹陽指出,前四個月中國外貿的增長相當程度得益于去年以來實施的外貿穩定政策和部分外需市場的回暖,但是這些有利的因素到了5月份就基本消化殆盡。 進口方面,國內工業生產的放緩和國際商品價格的下跌是進口低迷的主要原因。據統計,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增速比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國內工業生產持續低位運行,影響了進口需求。此外,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也是5月份進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沈丹陽表示,從全年外貿趨勢看,總體上形勢是比較嚴峻的,要實現預期的宏觀目標要克服很多很多困難。
對港貿易增速“跳水” “套利貿易”得到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數據大幅跳水的同時,5月份內地對香港出口僅增5.8%,較前4個月66%的增幅大幅回落。此前,內地對港貿易出現超高速增長,引發媒體及專家對外貿數據的普遍質疑。
沈丹陽稱,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貿易增量很大一部分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實現,其中大部分確是以所謂的“套利貿易”方式實現的,這使得內地對港貿易連續幾個月出現了異常增長。
他強調,“套利貿易”雖并非如同有些媒體所述,是為了騙取出口退稅,但如任其發展,對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對外貿易都是有害的。對此,商務部與其他有關部門認真調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對策。沈丹陽表示,5月份內地對港貿易增幅大幅度回落,主要正是由于所謂的對港“套利貿易”得到遏制。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回落同時也有當前貿易形勢不佳、進出口增長明顯乏力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由“套利貿易”造成的。
商務部據海關數據分析發現,1-4月份如不含對港貿易,全國出口增長仍達到8.5%。相較之下,5月當月如不含對港貿易,全國進出口同比下降0.12%,其中出口下降0.17%,進口下降0.08%。
解決光伏案方針未變 不主張將貿易救濟與之掛鉤
當地時間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從今年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產品平均征收11.8%的懲罰性關稅。若兩個月內中歐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歐盟臨時性反傾銷關稅平均將提高到47.6%。 近期有報道稱,商務部于機電商會組成的談判團隊已赴歐并于本周開始與歐委會就光伏爭端解決方案展開磋商。
沈丹陽表示,通過協商談判來解決貿易爭端是中方既定方針,這個方針沒有改變。目前雙方從產業代表、技術層面,到部長、貿易委員,都在積極進行溝通,相關談判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
幾乎在歐委會出裁結果公布的同時,中國商務部宣布,決定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一舉動被不少人看作是對歐盟方面的“反制”。沈丹陽指出,對歐盟葡萄酒的“雙反”調查,是根據中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和國內產業提出申請來開展的。他表示,國內葡萄酒產業在此之前就已多次和商務部溝通,指控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的貿易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葡萄酒產業造成沖擊,并申請要求商務部發起“雙反”調查。商務部調查分析后,認為申請書內容已基本滿足相關要求,才決定啟動調查程序。
沈丹陽強調,中國對貿易救濟的實施始終秉持審慎的態度,嚴格遵守國內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來開展貿易救濟調查,從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他指出,目前正在進行的貿易救濟申請和調查不少,但貿易救濟就是貿易救濟,商務部不主張什么都和光伏案掛鉤,更不能動不動就說這是報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