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警察淪為造假幫兇 監管風暴刮向會計事務所
新華網上海6月18日電(鄭鈞天、杜放)自6月18日起,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將派出檢查組,對安永華明等8家具有證券期貨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執業質量現場檢查。
近年來,監管機構加大了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打擊力度。今年5月以來,一些股市“害群之馬”被曝光。這些上市公司財報“變臉”的背后,都有為之放行的審計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的身影。素有“經濟警察”之稱的會計師,為何屢屢失守上市審核第一道關口?業內人士指出,與發行人利益綁定是其職業道德淪喪的主因,要改變行業亂象,必須加強監管,加大懲戒力度。
系列造假事件會計師事務所難逃責任
今年以來,13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并處罰。在一系列造假事件爆發之后,此次中注協對安永華明、中匯、中興財光華、中天運、上海眾華滬銀、江蘇蘇亞金誠、北京中證天通、廣東正中珠江等8家會計師事務所的現場檢查,無疑備受關注。
滬上一位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分析,此次執業質量檢查的對象應該是有一定針對性的。
安永的上榜無疑使這家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再度陷入信任危機。據悉,證監會在2012年對具有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檢查中發現,安永華明存在質量控制制度建設不完善等問題,該所在執行某上市公司2011年財報審計項目中發表了不恰當的鑒證結論;在執行某上市銀行2011年年報審計中,未針對重大錯報風險采取恰當應對措施。
一名曾擔任安永(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項目經理的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安永審計過的多家上市企業出現業績大幅“變臉”現象,被檢查也在情理之中。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1年安永審計上市的龐大集團和比亞迪的業績變臉幅度分別高達-215%和-98%。2012年審計上市的浙江世寶更是在上市前夜大玩“變臉”,業績下滑幅度超過37%,上市首日暴漲六倍后,次日即以跌停價報收,令中小投資者深度套牢、虧損巨大。
同樣,此次位于被檢查之列的上海眾華滬銀會計師事務所也存在著類似問題。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上海眾華滬銀共參與審計了八家公司,其中四家未過會,通過率僅為50%。其中,光一科技上市前一年凈利潤達7269萬元,同比增38.5%;而201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瞬間縮水至963.65萬元,同比增長-34.58%。
為爭客戶屢放造假企業
審計機構成為造假幫兇,并非近年新現。從“造假四大天王”——瓊民源、鄭百文、銀廣夏、藍田股份開始,直至如今的綠大地、萬福生科、新大地、海聯訊等……其中的業績“變臉”均被簽字會計師放行。
隨著越來越多的“注水”業績被曝光,不少投資者質疑,素有“經濟警察”之稱的會計師行業為何屢屢不能盡責,讓上市審核首關屢屢失守?
上交所上市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會計學系教授李若山說,簽字會計師對上市公司財報的審計工作類似“把關”,目的是確保業績真實性。但目前行業慣例是簽字收入與上市規模掛鉤,企業競相選擇寬松的審計機構,相當于變相鼓勵浮夸造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