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外匯占款驟降逾七成 資金緊張真兇現形
近日,央行“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達274299.51億元,5月份外匯占款增加人民幣668.62億元。
雖然這是外匯占款連續第六個月正增長,而從增加幅度來看,5月份外匯占款的增長勢頭出現了大幅度的放緩趨勢,較4月份2943.54億元的新增量大幅降低了77%。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5月份外匯占款減少的原因,主要是5月外管局出臺的針對異常結售匯的辦法以及對虛假貿易進行打擊,使得境外資金轉移進來有所收斂。
而5月份新增外匯占款的大幅下降,似乎也是近期市場資金面驟然緊張的原因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昨日(6月16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外匯占款減少的確對金融機構形成了整體性的流動性短缺,在此情況下不妨下調一下存款準備金率。
熱錢流向或轉變
數據顯示,我國前四個月的新增外匯占款分別為:6836.6億元、2954.3億元、2363億元、2943.5億元,前四個月新增外匯占款達1.5萬億元。
5月份,中國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668.62億元,較4月份大幅縮水了77%。這是年內單月新增外匯占款量首次降至1000億元以下。
5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加強銀行結算匯綜合頭寸管理,加強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以及嚴格執行外匯管理規定、加大核查檢查與處罰力度。
趙慶明表示,5月份新增外匯占款有所減少主要是:5月份外匯管理局出臺辦法,打擊異常結售匯,要求商業銀行結售匯下限要提高,使得商業銀行外匯占款會增加,央行外匯占款會降低;因打擊虛假貿易,異常結售匯企業境外資金轉移進來的做法有所收斂,全口徑新增外匯有所減少。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主要是外管局在查處虛假貿易,之前有貿易不真實,現在回歸自然,正常態就出現這種情況了。
郭田勇也認為,5月外匯占款的數據和貿易方面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同時在資本項目上,一些新興市場資金向外流出,中國也不排除會有國內熱錢外流的可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