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理財產品狂飆調查 高收益搶奪客戶
核心提示:張成坦言,最近不少城商行的理財產品正面臨困境。原因3月底銀監會下發了旨在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的8號文。
“我們理財產品發行量還在增長,收益起碼比股份制銀行、國有大行同期限產品高出0.3%-0.5%左右,這樣才有利于穩住原有的存款資源和吸引新客戶。”坐在咖啡桌對面的張成(化名),有些自豪的向記者介紹說。他現在是一家城商行個人銀行部的中層。
他的話音未落,記者就收到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最新統計數據。根據銀率網的統計,在5月份,城商行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31.3%,繼續超越國有大行,穩坐第二把交椅。
然而,這一數據似乎并不讓張成感到意外。據他介紹,現在除個人銀行部外,公司銀行部、金融市場部都開始各自設計開發理財產品,這兩個部門的產品主要是賣給公司客戶和同業機構。
事實上,城商行理財產品高收益的背后,離不開信托等高風險、高收益的基礎資產支撐。然而在銀監會頒布8號文后,這類資產的配置開始受到挑戰。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城商行5月底新發的理財產品中,在資產配置明細表上,委托債券和資產管理計劃等類別已不見蹤跡。
發行量躍居第二
2012年是城商行理財產品突飛猛進的年份。
普益財富統計,去年城商行發行規模同比增長82.87%,而國有大行、股份銀行的理財規模增速分別僅為30.62%和36.88%。
今 年以來,城商行的兇猛勢頭繼續保持。銀率網統計,在一季度股份制銀行共發行2851款產品,市場份額占比為36%;國有大行發行理財產品2412款,占比 為30%;城商行共發行2520款,占比31%。此時城商行的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已經達到2011年一季度的3倍,并且開始憑借31%的市場占比,在各類銀 行機構的排行榜上,首次超過國有大行躋身榜眼。
到了二季度,這種發行的熱情繼續保持。在4月份,城商行的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占比繼續提升, 達到了36.9%,甚至略微超過了股份制銀行36.4%的比重從而占據首位,國有大行則下降至23.4%。到5月份,城商行的市場份額占比雖然回落至 31.3%,但是仍保持在第二名的位置。
“總行現在的原則是,誰負責銷售的產品,就由哪個部門來設計開發,主要是防止銷售、設計兩個環節脫節,導致產品不能迅速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張成介紹說。
那么,在眾多的城商行中,誰的理財產品發行量最多?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在今年以來,城商行中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前5家分別是:南京銀行(501款)、上海銀行(259款)、北京銀行(245款)、珠海華潤銀行(228款)、杭州銀行(211款),前三家銀行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達到3.25%、1.68%和1.59%。其中南京銀行的發行數量排名第10位,甚至已經超過民生銀行、農業銀行等大中型銀行。
多位城商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城商行理財產品大躍進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擔憂存款資源被其他大行搶走。城商行在品牌和網點方面都存在天然劣勢,并且在跨區經營尚未開閘的背景下,城商行再也無法通過地域擴張路徑實現存貸款的迅猛增長,只能借助理財產品吸收存款,緩解攬儲壓力。
財務數據顯示,南京銀行2013年一季度的存款余額為2434.65億元,比年初大幅增長14%,這一顯著表現超出不少券商的預期。
第二方面是“現在新的功能是將理財產品定位為向新的公司、個人客戶營銷的新工具。”張成介紹說,當客戶經理向新的客戶營銷時,相比提供優質服務等許諾,高出平均水平0.5%的理財收益反而更容易打動客戶的心。
此外,張成表示尤其個人零售客戶對銀行的賬戶黏性還是很強的,表面上看,雖然銀行可能在理財產品方面支付較高的收益給投資者,進而減少了銀行獲得的收益。但是只要這位新客戶來到銀行后,就可以對其提供更多的服務、產品銷售。綜合來看,銀行在這些新增客戶的身上得到的收益并不會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