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表現活躍美國監管層神經緊繃
就像是“僵尸復活”,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融資巨頭房地美、房利美,股票近期表現異常活躍。其中,房利美股價從5月初的0.83美元飆漲至5月29日上午某時點的5.20美元,隨后暴跌。更有媒體驚呼,曾被巴菲特稱為“金融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影子銀行”,風險正在快速升溫。
“影子銀行”的系統風險,是否再度緊逼美國金融監管?
“復活的僵尸”
據“兩房”財報,隨著住房市場持續回暖,房地美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凈收入46億美元,不僅連續第六個季度保持盈利,且信貸質量持續改善。2008年之后的貸款業務嚴重拖欠率僅為0.38%,低于2005年至2008年貸款業務拖欠率的9.48%。而房利美第一季度實現稅前凈利潤8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并連續五個季度實現盈利。
“我們確實看到了其規模增長的一些信號。但我們也觀察到不同的信號——"影子銀行"系統中的某些市場仍然保持穩定而非反彈。這可能是出于金融機構對法規變化的觀望,而非出于市場需求的不足。另外,市場機制和產品隨著法規在演變,這些演變尚在進行中。”美國注冊金融分析師湯新宇告訴經濟觀察報(微博)記者。他認為,“影子銀行”的狀況用“趨于穩定”描述更為合適。雖然,升溫確實存在于某些市場,其能否回歸到一個真實顯著的水平,取決于政府監管與參與機構的互動關系。
在湯新宇看來,“影子銀行”體系是傳統商業銀行的補充而非替代品,其也是金融市場一個關鍵的、健康的參與者。2008年金融危機后,“影子銀行”的規模從頂峰時期的20萬億美元降到2012年底的13萬億至14萬億美元。目前,“影子銀行”和商業銀行在規模上差距并不顯著。
其實,至少此前備受詰問的“兩房”近來似乎在努力扮演“好孩子”的角色。
“由于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向美國財政部支付股息,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聯邦政府赤字。這讓國會在面對提高國家的債務上限以減輕其違約風險的問題時,爭取到了一定時間。”標普一份最新宏觀報告稱。
標普報告解釋,由于美國住房市場反彈,華盛頓的立法者已經能夠將債務上限政策提上議程。不過,目前美國財政部仍將采取“特別措施”,來應對其財政赤字。
然而,“兩房”的“乖表現”并不能真正消融監管機構對“影子銀行”體系的擔憂。正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芝加哥的講話中指出,監管者對于“影子銀行”大規模違約難以應對,但他并未明確表示,“影子銀行”存在大規模違約的可能。
而關鍵在于——監管者已經著力于建立新的監管體系,并建造更為發達的監控系統。湯新宇舉例說,對于應對回購市場(“影子銀行”系統的重要部分)上的大規模違約風險,美國的監控努力已較2008年前有了長足的進步,而更多的監控法規和工具正在出臺。“從周期的角度,美國正處在一個過分監管的階段。”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當前美國“影子銀行”系統的快速發展是否會讓美國重蹈次貸危機的覆轍,取決于監管層能否有效監管及建立隔離墻。“目前看,風險尚小,畢竟居民和企業負債大幅減小了。”
在沈建光看來,未來的監管重點包括增強“影子銀行”及其產品的透明性、減少傳統銀行和“影子銀行”的聯系、限制銀行借款規模的杠桿比率、確保回購市場的應對機制等。
事實上,在“影子銀行”的管控上,美聯儲著力于三方及雙方回購交易的監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此前的改革收緊了貨幣市場,但還是不能避免違約所帶來的風險。除了對三方回購交易的監控,對于清算行提供的當天交易信用也在不斷縮減,預計于2014年將大規模減少。
而對短期批發融資市場的監管將是美聯儲今后工作的重點,主要表現為對經紀自營商或經紀自營商控股公司的監控。
沈建光對經濟觀察報記者直言,當前美國監管機構和私營板塊還存留漏洞。美國決策層擔心“影子銀行”不斷運轉、壯大,其規模甚至超越常規銀行體系,最終恐怕會重蹈次貸危機覆轍。
湯新宇并不否認未來“影子銀行”也可能重新變回猛獸,比如在金融危機中身陷囹圄而崩盤。但在市場導向的機制中,這并不是“影子銀行”系統的個性。“像其他金融創新一樣,"影子銀行"是一把雙刃劍,結果取決于如何去使用它,以及在政府的監管程度和私有實體的牟利本性間能否達到一個健康的平衡,”湯新宇說,“當下,我們對于美國經濟復蘇的憂慮勝過新一輪對"影子銀行"的擔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