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本階層四大賺錢秘招:失去工作也收益綿綿
美國地板工人開三系寶馬開工
提要:在美國年收入35萬至50萬美元的家庭可稱之為小富有家庭。換句很多年不說的話,這叫資本階層。他們不是資本家,也與中產階級拉開了距離。這個階層的出現為每一個人有機會成為富人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鑒之方。
靠打拼積聚財富
資本階層與人們所想象的資本主義社會那些腦滿腸肥的資本家不是一個概念,他們是成功的企業家、政治人物、體育明星和大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小業主。美國資本階層是一個新的概念,他們既不是大富豪,也不是富裕的中產階級,而是介于此間的富裕階層。這一階層所獲得財富不是靠繼承,而是依賴自己的辛勤努力打造。根據調查,這一階層的人中有90%的人是靠自己打拼獲得并積聚起財富。
美國的社會階層如果簡單劃分,可分為窮人、中產階層、富人三個層次。但隨著社會的變遷,這種簡單的劃分已無法準確地標示美國社會階層的變化。特別是對于中高收入者,僅用中產階層定義似乎較難明確一個新興階層的崛起和它對社會的影響。美國最富有的人約占家庭總數的1%,要想擠進這百分之一的富豪之列,對眾多家庭而言,那不是“美國夢”而只是春夢。不用說別的,連美國副總統拜登至今都跨不進這百分之一富人的行列,一般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年收入35萬至50萬美元的家庭就成為一個特殊的階層,美國人把它叫作資本階層,它的定位不同于資產階級,也不同于中產階級。你可以把它說成是工薪族,也可以把它叫做資產族,因為這一階層除了靠薪水來積聚財富外,還有相當量的資本以錢賺錢。
收入來源是標準
資本階層這個概念對許多人來說還十分陌生,當然中國目前連什么是中產階級(中產階層)都還爭論不休,這資本階層還屬于免談階段。美國的資本階層也是新興起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叫資本階層呢?如果一個人年收入30萬美元,叫不叫資本階層呢?無疑年收入30萬美元的人屬于富人,但未必就可以稱作是資本階層,這里最大的一個衡量標準是高收入并不意味著可以成為資本階層大軍的一分子。
下面我們看一下具體的例子,可以對什么叫資本階層有個感性的認識。比如張三是一位醫生,他在美國一家著名醫院工作,年收入為30萬美元。張三先生這樣的收入在美國絕對屬于高收入。他每天按時上班,用他在教育中獲得的知識和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獲得他應得的報酬。很不幸,有一天他離開了人世,他的妻小也就沒有了收入來源,長期不工作的妻子和未成年的女兒只好依賴儲蓄或是尋找工作才能維持生活。
李四的年收入也是30萬美元,他的收入不光來自薪水,而且還有投資和管理企業以及做咨詢顧問獲得的。李四在一家公司做個小經理,每年的收入不到10萬美元,但很幸運的是他早年投資買下一家酒店。李四每天照常上班,酒店的管理交由專業的管理人員,每個月李四只是收錢、看賬,留心酒店會不會虧損,一年也有20萬美元的收入。有一天,李四死了,李四的老婆和女兒繼承了全部財產。酒店繼續經營,李四的妻女每年照常保證有20萬美元的進項,生活無憂。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張三不算資本階層,而李四則屬于地地道道的資本階層。區別在哪里?張三雖然收入高,但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李四收入也不低,但他的潛力卻在于可以持續性發展,這就叫高人一頭。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美國資本階層賺錢的四大秘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