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催熱暑期出境游 團費最高便宜上千
南方日報訊(記者/蔡華鋒 通訊員/鄺穎君 張敏婷 實習生/沈業成)在4月1日至5月31日的40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7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5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796,首此破6.18。記者了解到,人民幣的升值進一步催熱了暑期出境旅游市場,不少澳洲、歐美的團隊已經爆滿。因為,由于匯率的影響,不僅團費出現下降,出境購物最高相當于打六折更吸引著大批游客,不過由于客源的分流,國內游市場壓力不小,而入境游市場由于成本上漲,旅游業經營者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匯率影響 團費最高便宜上千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稱,2013年5月3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1796元,再次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同時這也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次突破6.18,并且還是5月第七次刷新紀錄。今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經遠超去年1.03%的全年升值幅度。
人民幣的升值,旅游價格隨之浮動的跡象也日益明顯。記者從廣之旅暑假出境游市場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暑假出境游的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個別匯率浮動明顯的國家旅游線路價格有所回落,回落幅度約3%至10%左右,價差最高達千元。如澳洲游市場,澳幣兌人民幣匯率破“6”,較此前匯率“6.7”大幅下跌,跌至11個月以來的“低谷”。匯率浮動直接影響了暑假澳洲游產品價格的走低,常規團隊普遍便宜上千元。該社“澳洲塔斯曼尼亞自然純美8天”線路去年暑假最低賣價為17989元,今年最低賣價僅為16089元,便宜1900元。
廣之旅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溫前表示,雖然每年暑假各旅游市場的機票和酒店等旅游資源都會出現微漲,但因為近年不少國家的外幣匯率走低,基本維持了暑假旅游產品整體價格的穩定,甚至部分匯率持續走低的國家游價出現下調。值得一提的是,外幣匯率的走低變化對旅游團隊價格的影響并不像銀行實時交易的匯率變化那樣及時和明顯。一來旅行社為保證供應量,多數是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提前采購資源,甚至是簽訂全年采購計劃,而采購交易的匯率則以交易當時的匯率作為結算。二來旅行社為降低匯率浮動帶來的影響,一般會通過銀行根據匯率的走向預估進行提前購匯,以保持資源采購價格的穩定,部分短期內的外幣匯率浮動對旅游團隊的整體旅游價格影響并不大。
匯率波動 一款名牌包可省四千
對于游客來說,匯率走低對境外旅游消費、購物的利好卻是直接而明顯的,這也是近年來中國游客赴境外旅游消費熱情不減的主要原因。中國國旅廣東公司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李浪分析,出境游增長迅速,并不只是因為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貨幣持續升值,造成出境旅游的成本大幅度降低。雖然人民幣升值有匯率差,客觀上看人民幣購買力增加,有利于旅游采購成本的降低,但是真正到現實的旅游成本計算中看,而更多體現出利好的是對于境外的購物消費而言。“因為購物消費在稅率和匯率的雙重刺激下,比以前能買更多的東西,而出境旅游購物占了出境游活動的很重要一環,所以從側面刺激了出境旅游產業鏈高位發展的趨勢。”
以一款價格1000歐元的名牌包為例,退稅15%后實際支出850歐元(歐洲購買奢侈品退稅一般在10%-20%,具體視商品而定),目前售價折合人民幣約為6715元,而在國內購買同款商品則一般至少需要人民幣1.1萬元以上,省了4285元,相當于便宜了近四成。“參加美洲、歐洲游的游客消費能力普遍較強,人群也從最初的中老年人為主,到現在年齡層逐漸降低,他們前往歐美觀光和購買奢侈品,成為歐美游的新興力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