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房企逼員工買房 怕丟工作負債5億被買房
樓市低迷 房價5年跌15% 不少房企面臨破產
韓國的房子賣不動,眾多房產建筑公司面臨流動性危機,瀕臨破產邊緣。房產公司常常逼迫員工向銀行貸款買下公司賣不掉的房子,以緩解公司的流動性壓力。
雖然貸款利息通常由公司負擔,但韓國房企的員工普遍感覺“壓力山大”。
本報訊 在金融危機爆發5年后的今天,韓國建筑工人們所感受到的壓力卻更沉重,因為一些房產建筑公司為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逼迫員工貸款購買公司賣不掉的房子,從而讓員工背上他們難以負擔的巨額債務。
忠誠觀讓員工“被買房”
“壓力山大,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人這么干。”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韓國建筑工人說。
“在韓國社會,尤其是像軍隊一樣運作的韓國建筑公司中,忠誠觀念與等級制依然根深蒂固。”這名工人說,他所在的普利工業有限公司逼他買下兩套公寓,使他不得不向銀行借款8億韓元,約合71.28萬美元。
今年4月,普利公司完成了法院破產接管程序。公司一名公關人員說,員工們是為公司貸款的,利息會由公司償付,“我們正在與債權人進行討論,會打折轉售相關公寓,以解決這一問題。”
韓國建筑公司工會聯合會在今年2月估計,處于破產保護中的5家建筑公司曾強迫員工購買了總計1047套賣不掉的房子,總價值4540億韓元。
韓國房產供大于求
由于房地產市場供大于求以及民眾購買力不足,首爾市的公寓樓價格自2008年7月至2012年年底間下跌了14.7%,樓市不景氣延續至今,使得眾多房產建筑公司面臨流動性危機,瀕臨破產邊緣。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筑公司常常逼迫員工向銀行貸款買下公司賣不掉的房子,以緩解公司的流動性壓力,至于貸款利息通常由公司負擔。
員工憂不買房丟工作
被迫買套房 負債5億韓元
員工憂不買房丟工作
本報訊 金科恩是韓國碧山工程建筑公司的員工。2008年,瀕臨破產的公司逼他買下位于首爾郊區一套四臥雙衛、價值8億韓元的大公寓。
這讓有兩個孩子的金科恩背上了5億韓元債務,每月300萬韓元的還款額讓他吃不消。金科恩和其他同事將公司告上了法院。
實際上,這已經是金科恩第二次被公司強迫購買賣不掉的房子,第一次是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
“那次危機期間,很多公司都讓員工買公司賣不掉的房子以籌集資金度過困境……因此,當公司再次要求我們這么做時,大家都沒法反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