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真實銷量披露 水井坊劍南春遭腰斬
近日,工信部援引四川省經信委報告稱,川酒利稅、利潤近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位列川酒“六朵金花”的郎酒和劍南春首當其沖,郎酒集團總庫存達到65.9億元,其中成品庫存超過57.7億元,而劍南春集團的“劍南春”系列品牌酒銷量更是同比下降52.49%。
川酒遇困
四川歷來在中國白酒業版圖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家川酒企業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元。數據顯示,2012年,四川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達273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522.67億元。而且國家名酒對四川全省白酒產業增長貢獻突出,2012年全省國家名酒銷售收入占全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銷售收入的63.21%,利稅總額占80.77%,利潤總額占83.60%。
但今年第一季度,川酒突然遭遇全省白酒產業利稅、利潤近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的困境。如瀘州白酒產業利稅總額43.9億元,同比下降18.8%,入庫稅金22.3億元,同比下降25.9%。報告分析,主要原因是受高端酒實際銷售量同比大幅下降影響。
報告還提到,白酒產銷整體增速明顯下滑。與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四川省白酒產量和銷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產量增速下降20.56個百分點,銷售收入增速下降31.4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端白酒銷售受阻,宜賓、瀘州等白酒重點產區及名酒企業銷售收入出現大幅下降,直接導致全省白酒產業增速明顯下滑。
歷來被高端白酒看重的“價格標桿”也出現問題。報告提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高端白酒在銷售受阻和庫存增加的雙重“重壓”下,名酒價格已從高位下滑,雖有一系列的降價促銷措施,但市場難以“挺住”。目前部分高端品牌出現價格“倒掛”現象,初步計算,高端白酒終端市場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在30%至50%,預計價格下調還將持續。
不過,在高端白酒的一片慘淡中,今年一季度川酒也有一絲亮色。文件提及,一季度中低端白酒銷售大幅增長,由于中低端產品價位適中,消費群體固定,受宏觀消費環境影響較小,全省中低端白酒呈現較快增長勢頭,瀘州老窖窖齡酒、特曲等中端白酒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瀘州老酒坊銷售收入增長達220%,郎牌特曲增長84%。
內外交困
“這才是真實的情況。”一個業內人士如此評價上述報告,即使如此,有業內人士仍然懷疑,上述數據可能還沒有完全反映四川白酒的低迷狀況。
以四川某家知名企業為例,有經銷商對記者表示,該企業過去幾年銷售額大幅增長,但是今年其主力產品在重慶區域卻幾乎沒有招到新的經銷商,而川渝一直是其主力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上述經銷商表示,該企業的主力產品價格長期倒掛問題今年仍然沒有解決,新經銷商不愿一進來就面臨倒掛的困難局面,這反映這家企業今年的應對策略上存在重大失誤,這家企業過去多年一直存在大肆向經銷商壓貨、在經銷商群體中口碑不佳的問題。在今年的情況下,一些經銷商為盤活庫存和占用資金,甚至以低于出廠價的價格將貨倒至其他區域。
對于郎酒,一位業內專家認為,“內憂外患和過去存在的社會庫存太大等問題”是其遭遇如今困境的主要原因。
白酒營銷專家鐵犁表示,四川的原酒生產企業也會遭遇市場的低迷,他估計,原酒市場在未來三五年會出現飽和及供大于求的情況,此外上游的采購企業在新的形勢下對成本要求更高,這些都可能會對四川的原酒產業產生比較大的不利影響。
以水井坊(600779.SH)為例,水井坊發布的2013年一季報顯示,當季實現營業收入3.24億元,同比下降49.52%,幾乎腰斬;當季實現凈利潤1.14億元,下滑36.7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6802萬元,下降709.19%,去年同期則為1116.6萬元;一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97億元,去年同期為4.97億元。
除此之外,不同的川酒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有所變化。如本報曾經獨家報道的劍南春“職工股”風波從去年8月延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其間劍南春不少職工出現停工多日的情況。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劍南春的數據是行業周期調整的客觀反映,“劍南春主產品劍南春系列在2011年下半年才剛進入順銷狀態,即經銷商以出廠價和銷售價之間的差價獲得利潤,而過去因價格倒掛問題,經銷商以廠家的返點為主要利潤來源,這一輪的行業調整對經銷商影響比較大,畢竟如今高端白酒幾乎都倒掛了。”不過,他認為,劍南春的上述數據可能存在一定的人為調低成分。
今年3月,有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大型白酒企業所處的地方政府對稅收的要求會對部分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約束,如部分白酒企業高端產品貢獻了企業利潤和稅收的大頭,而一些企業采取保持高端白酒產品價格堅挺、對銷量不做太多要求的做法,可能會影響高端白酒銷量,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的利稅要求會導致企業的決策難以執行下去。
(林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