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聘任制已進行6年 加快養老金雙軌制并軌
在當前公務員招聘機制存在弊端、監控機制也嚴重缺乏的情況下,這很可能使個別公務員直接選聘而不參加統一錄用考試,打開公務員錄用制度的缺口,給一些執掌招聘權限的部門或官員提供腐敗的空間。
一項涉及公務員的改革正在全國推進。
近日有消息稱,今年江蘇將選擇部分地區試點公務員聘任制。此外,福建首批聘任制公務員將陸續在漳州、廈門上崗;廣西也拿出高層職位聘任公務員……
自2007年深圳最早試點公務員聘任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上海、河南、廣西、福建、遼寧、江蘇等地陸續開展試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2013年的全國工作會議上也明確:要做好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公務員管理試點及聘任制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建設。
多地密集試行的公務員聘任制,被認為是打破了公務員的“鐵飯碗”,將產生“鯰魚效應”。“鐵飯碗”是否能真正被打破?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必須要制定完善的退出機制等政策措施,才能保證這項制度切實有效地實施。
聘任制試點已進行6年
公務員聘任制雖然對很多民眾來說看起來新鮮,但在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的眼中,公務員聘任制已算不得什么“新聞”,因為早在2006年實施的公務員法中就已涉及。
汪玉凱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公務員聘任制是指國家機關根據工作需要,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對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以合同的方式聘用的制度。
“各地的試行是對公務員法的細化落實,在各地不斷的嘗試中也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和反思。”汪玉凱評價說。
縱覽各地情況,當前試水地區聘任制公務員多限定在專業領域范圍,如深圳市在公安系統的刑偵技術、行動技術和氣象部門的氣象預警預報、氣象信息網絡等職位上招收專業人員;上海浦東聘任的職位主要集中在金融規劃、經濟分析和教育管理等領域;福建廈門首批聘任的職位是園林局軌道交通建設高級職員、市政府外事辦高級翻譯等高級人才;廣西首批聘任的是總經濟師、總規劃師、總會計師等職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政府管理的專業化要求也越來越高。”汪玉凱認為,聘任制公務員的出現,首先打破了“公考”的獨木橋,讓公務員的進入環節多了一條渠道,同時為政府直接引進專業水平高、技術性強的專業型人才節省了管理成本。
“推進公務員聘任制也促進了公務員分類管理的建設。”汪玉凱介紹,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職位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
2010年3月,深圳人力社保局發布了詳細的分類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將深圳市公務員細分為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三個類別,并為后兩個類別建立了獨立的職務序列和薪酬制度,工資待遇不再與行政職務級別掛鉤。 “分類管理是實現公務員科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汪玉凱強調,當前我國公務員制度多是以行政職務替代本義上的職業化,限制了大部分公務員的發展和工作積極性。而深圳的改革使得公務員有了各自獨立的職業發展通道,突破了職業“天花板”,不必再通過仕途來體現自身價值,對于拓展不同類別公務員職業發展空間,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分類管理的基礎上,深圳市繼續深化公務員聘任制改革,從2010年開始,除對綜合管理類公務員仍沿用以往模式外,對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則實行“老人”享委任制,“新人”用聘任制的政策。截至2012年,深圳聘任公務員已超過3000人。
“我覺得聘任制與委任制沒什么不同。”張毅2011年成為深圳一名行政執法類聘任制公務員,他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自己在身份和福利待遇上和其他“老公務員”沒有差別,都屬行政編制,晉升等條件也沒“低人一等”,而且工資要比委任制的略高一些。
談起不同,張毅覺得首先體現在考試上,筆試、面試內容都緊扣了聘任職位的專業特點,而在用人方式上,聘任制要與單位簽訂合同,實行協議工資制,并像企業那樣繳納養老保險,“在退休金方面,我們可能會低一些”。
對此汪玉凱認為應以聘任制公務員的擴面推行為契機,加快養老金雙軌制的并軌,這既利于社會公平,也能使普通公務員和聘任制公務員的退休待遇持平,利于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于聘任制公務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