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周吉平稱中石油沒逼政府漲天然氣價格
“我可以負責任地講,中石油絕沒有逼政府(天然氣)漲價的意思。”5月23日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說。
他指出,今年國內天然氣供需缺口在80億立方米,產量增幅遠小于需求增幅,新建產能的建設需要一個周期,將產能變為供應能力需要4-5年,因此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希望社會能夠理解。
周吉平是在出席2012年中國石油(601857.SH)股東大會做出這番表示的,這距他履新董事長一職剛剛滿月,外界對 “周氏新政”充滿了好奇。周吉平擁有近40年石油天然氣行業工作經驗,擔任過中石油蘇丹項目的負責人,2008年后成為中石油的“二把手”,負責公司具體業務的經營管理。
當天他透露,中石油近期在油氣儲量上獲得了三個重大的突破:在非洲的乍得,中石油找到了一座總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的大油田,原油單井產量超過500立方米/天,天然氣日產量10萬立方米;在四川川中安岳地區獲得了高產天然氣田;“此外還收購了埃尼石油公司莫桑比克天然氣區塊20%權益,該區塊探明儲量達2.1萬億立方米,進一步勘探空間還很大”。
他坦言,目前公司資本開支確實很高,但與其他公司相比仍然是比較好的。目前中石油已經在陜西延安、新疆、吉林油田、遼河油田及西氣東輸三線和西一線等多個上游領域,與民企和社會資本展開合作。
天然氣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周吉平表示,今年中石油計劃供應天然氣1070億立方米,然而市場需求將達115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達80億立方米。為了保障社會需求,今年前四個月公司已超供19億立方米。“5月初公司對部分地區的部分用戶采取了適當的限購措施,因為氣田要檢修,需要向儲氣庫注氣,以確保迎峰度夏。”他說。
他認為,之所以供需矛盾比較突出,一方面因為去冬今春的極寒天氣,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另一方面為了治理霧霾,環渤海地區煤改氣需求大增。
“中石油天然氣供應能力年增13%,然而需求的增長遠高于此。”他說。
為了加大天然氣供應量,近年來中石油在天然氣領域每年投資1400億至1500億元,每年勘探增加探明儲量超過4000億立方米,三級儲量增加上萬億立方米,每年建設天然氣管道超過6000公里以上,并積極引進中亞、俄羅斯等地的進口氣。
“目前,中石油擁有天然氣管道4.3萬公里,到2020年我們的管道總里程將實現翻番,但較美國成熟市場的50萬公里,我們不在一個(發展)階段”,周吉平坦言。
他指出,即便大幅增加投資,但供氣能力的增加需要一定時間,從天然氣勘探開始,一般需要4至5年才能形成產能,管道建設也要2至3年,因此解決供需矛盾還需要個過程。即便是進口天然氣,也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