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雙反將至 國內政策成光伏最后救命稻草
就在昨天晚間,歐盟反傾銷委員會已就是否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懲罰性關稅問題進行討論并投票表決。如果通過的話,意味著更多的中國光伏企業將步尚德后塵,一輪破產潮已迫在眉睫。
沒有意外的話,這項表決會通過并從6月6日起生效。
對光伏行業來說,洗牌整合已是唯一出路。而政府也將選擇合適機會推出針對光伏的一攬子扶持政策,甚至不排除將光伏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口的可能。
昔日光伏三巨頭輝煌不在
“以前我們經常帶人去尚德,今年少多了。至少從我們的情況就可看出,尚德的業務量明顯少了。”在前往無錫新華路12號尚德總部的路上,出租車司機小王聽說記者要去這家昔日光伏龍頭,頓時談興甚濃。
他透露,以往,每周最起碼可以拉上五六趟去尚德的客人,如今有時一周一個都沒有。盡管只是個普通司機,但說起尚德,小王卻如數家珍:施正榮當年如何倚靠無錫市政府之力創業,后來如何向關聯公司轉移資產,當下又如何等待政府重組馳援,種種因由,仿如親見。
終于到了目的地。在傳說中光設計費就花了上億、據稱完全靠光伏供電的尚德生態大樓外,幾個保安百無聊賴地望著空空如也的門廊與街道,構成一組靜態畫面。
生態大樓的側后方則是著名的無錫尚德P2組件工廠,憑一條以尚德命名的小路與其他企業隔開。去年底,當記者來到此地時還能聽到隆隆的機器聲,但如今,無論是尚德路,還是工廠本身,都顯得異常寧謐。雖然間或也能見到幾個工人在廠區內行走,卻完全看不到昔日熱火朝天、忙碌穿梭的景象。
回思過去,這里曾被視為光伏行業的“圣地”,整個大樓內滿目皆是人頭涌動、耳中俱是對公司與施正榮的溢美之詞,無錫人甚至頗以能在尚德工作或嫁給尚德員工為榮。
人走茶涼、成王敗寇,在打著清潔能源旗號的光伏界,亦概莫如是……
“就連尚德CEO金緯現在也很郁悶,雖然拿著職業經理人的工資,卻雇著三個保鏢,用了兩輛車,就是生怕供應商找到他后對他不利。”一位資深光伏人士向本報記者爆料說,每次供應商到尚德催款,找不到施正榮就去找金緯——因后者通常都在,遂不得不尋求自我保護。
陷入困頓的并不只是尚德。另一家巨頭——英利綠色能源同樣被供應商攪得心神不寧。
“因為欠款嚴重,很多供應商已打算走法律途徑,尤其一些光伏玻璃企業為此焦急萬分。”上述人士透露說。
據了解,早在4月份,玻璃商會就專門召開針對欠款問題的會議,會后針對應收賬款發函給各大組件商,要求還清玻璃貨款,如果不還清就停止供貨。而由于英利拖欠的玻璃企業貨款最多,其也成眾矢之的。
頗為諷刺的是,在此次上海光伏展的展館外,英利還拉著巨幅廣告“來英利展臺,抽取2014年巴西世界杯入場券”。
“能不能撐到2014年還是個問題呢。”一位業內人士望著廣告揶揄道。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虧4.6億元的英利卻扔了2億元去贊助世界杯。
“之前英利靠低價把銷量做到最大,但造成虧損也很大。這不是長久之計。”該人士說。
至于早已成為“欠款專業戶”的賽維LDK,情形也未明顯好轉:一方面,供應商的欠款仍渺無蹤跡;另一方面,高管流失卻日趨嚴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