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員工因空氣污染欲離京 企業發津貼挽留
空氣污染問題令許多外國人開始離開北京,為留人才,甚至有企業發放了艱苦津貼;但另一方面,發展機遇和可觀的收入,又令許多外籍人才舍不得離開
“我最好朋友4歲的兒子,這周剛剛出院。”法國作家何諾(Renaud de Spens)說這話時,臉上浮現出少有的憂慮,“得的是肺感染,醫生說是因為冬天的空氣污染,雖然已經過去3個多月,但是好似賬單一樣,遲早都要付的。”
自2006年定居北京的何諾,曾在法國外交系統任職,也曾浸淫商界。他對中國的著迷,促成了一本專著《中國另類詞典》,并且剛剛獲得了法國國會組織的“議員獎”。
本來在研究中國的道路上,何諾的前途一片光明。但同樣已為人父,在面對北京的空氣污染時,他對未來也有點不太確定了。
“雖然我在北京沒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我知道最少有10個(對)人正在打算離開。”何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其中污染是一個重要原因。”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機構或者組織,統計了究竟有多少在華外國人主要因為空氣污染問題,而選擇離開中國。
但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孟克文對本報表示,考慮到污染問題,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給駐華員工發放艱苦津貼;中國歐盟商會甚至對媒體表示,污染問題是在華外企面臨的重大挑戰,這一問題不僅是許多外籍員工選擇離開的根本原因,還令許多人因此拒絕來華,這對許多跨國公司的人才戰略構成了挑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國政府駐華人士對記者透露,現在一些法國駐華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固然男性高管愿意來華升職加薪,但他們的夫人則不愿意帶孩子過來冒險。
“北京已經不是2008年時那個蓬勃向上、富有魅力的樣子了。”何諾說,“外國人留京需要掙很高的薪水,在享受北京生活的時候,還要能保護自己。”
“末日空氣”下的遷移
在2013年春節前夕,已經定居德國近20年、身居全球知名企業要職的黃偉(化名)正準備用年假回國探親。當他在網上看到北京的外國人戴著防毒面具一樣的專業口罩在三里屯附近活動時,不禁覺得有些太大驚小怪了。
“雖然當時看到圖片感到北京的天氣質量差勁,但是想到自己本來就是中國人,哪會那么嬌氣?”談到自己幾個月前的遭遇,黃偉露出了一絲苦笑。
事實上,在興高采烈回國、飛機降落滑行時就給各位好友發短信求飯局的黃偉,在發完短信之后就斷了音訊,直到一周后才群發郵件表示抱歉:自己在回家途中就直接去了醫院上吊瓶,被“空氣中刺喉嚨的氣味嗆的,吐得昏天黑地”。
“不服不行。”黃偉說,那時他終于理解,為什么會出現“末日空氣”(airpocalypse)這樣的詞語。他現在正在考慮的是,勸說自己還在北京的一部分家人,讓他們去其他相對污染較小的城市,例如青島、杭州等地居住。
另外兩位家中有2~3個小孩的在華德國專家,也對記者分別表達了共同的憂慮。他們都在為“下一代健康狀況”發愁,雖然家里都購置了高檔空氣消毒機,其中一位專家的家庭還在客廳擺了兩個大容量的空氣消毒機,天天開著,但是這位在汽車行業工作的專家還是表示,這些也就是“花錢買一點心理安慰”。
目前,關于今年前三個月的糟糕天氣到底造成多少外國人員離京,還沒有任何正式統計數字,但一些主要針對外國人進行服務的公司則指出,今年年中,當學校結束一個學期的課程時,有可能會出現一次“撤退”。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圣塔菲搬遷公司北中國區總經理福雷斯特(Chad Forrest)就認為,預計今年夏天將是一個非常大的遷徙出北京的季節。
“這似乎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已經在北京幾年但家中孩子尚小的家庭正在重新考慮的事情,在衡量了成本效益之后,他們因健康原因決定離開。”福雷斯特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