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濟疲軟制約A股反彈空間
在經過連續調整之后,近幾個交易日滬深兩市有所企穩,截至周二收市,滬指報2235.57點,深圳成指報9022.90點。從行業面表現情況看,近期市場亦出現相對積極的一面,主要表現在之前拖累指數下行的強周期板塊開始企穩反彈,同時成長類個股活躍的局面也得到延續。從這個角度看,近期A股兩市運行格局與前期相比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然而即便如此,結合目前市場具體環境分析,我們認為滬深指數短期進一步向上的空間預計相對有限,滬深指數出現反復將不可避免。
首先,從實體層面看,國內經濟的弱復蘇依然是抑制滬深指數向上的最重要因素。國家統計局與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較三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五個分類指數中一平四降。該指標的旺季回落仍較為明顯的顯示了國內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放緩,進一步驗證了國內實體經濟復蘇力度的有限。就A股而言,市場關注的重心更多是停留在基本面的情況,低于預期的經濟數據無疑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資金的做多熱情,。未來幾天國家各部門將公布一系列重要經濟數據,在先行指標回落的情況下,后期公布的數據出現超預期利好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說,實體經濟的疲軟決定了滬深兩市的整體弱勢格局仍將延續。
其次,近期有色金屬、采掘等資源類個股的走強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的想象空間,但就性質看,當前資源類個股的走強更多是大宗商品市場帶動下的技術性反彈,持續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受世界主要經濟體維持或推出新的貨幣寬松政策影響,近期國際大宗商品期貨普遍上漲,國內商品期貨亦同步走高,上海有色金屬品種的期貨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在此背景下,技術面反彈的需求以及外部因素的刺激共同促成了近期A股市場上資源類個股的走強。然而在缺乏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下,此類個股的上漲將缺乏持續性。
最后,從技術面的角度分析,盡管近幾個交易日滬深兩市連續向上反彈,但滬深指數依然未能走出自二月中下旬調整以來的下降通道,而滬深指數在經過近期的反彈后,雙雙逼近通道上軌,預計兩市面臨的技術面壓力將顯著增大,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后期指數運行。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盡管近期滬深兩市運行較前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跡象,但結合市場環境分析我們認為投資者對后期兩市反彈空間不宜盲目樂觀,在國內實體經濟復蘇力度依然較為有限、周期類個股缺乏持續走強基礎以及技術面壓力進一步增強的情況下,后期滬深指數出現反復將不可避免。
從市場特征看,在兩市缺乏整體性機會的情況下A股結構性行情性質仍將延續。成長類個股在之前的行情中持續受到資金追捧,雖然隨著漲幅的擴大其積累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但經濟弱復蘇背景下周期板塊機會的有限仍將使得資金偏好繼續傾向成長股,所不同的是基于對風險的考慮,資金在個股的選擇上將更加注重對漲幅不大的成長類個股進行挖掘。在市場逐步企穩的情況下,前期超跌的板塊預計也將迎來反彈機會,需要注意的是超跌行業往往集中在強周期類,而基本面的因素將限制此類個股的上行空間,因此投資者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其不宜期望過高。
(銀泰證券 陳建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