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細則滿月 主要城市房價不降反升
進入5月,多個城市“國五條”細則陸續滿月。最新數據顯示,當前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量開始下行,但房價仍呈上漲之勢。
小長假旺季不旺
五月一直是樓市銷售旺季,同時也是項目開盤最為集中階段。但是今年“五一”期間,北京樓市并沒有表現出火熱的一面。4月29日到5月1日,北京樓市僅有首創·瀾茵山、亞奧·金茂悅、玉蘭灣等三個項目開盤,新增供應量618套,新增供應面積7萬平方米。同比去年“五一”小長假,供應套數和供應面積雙雙大幅下降七成左右。
此外《經濟參考報》記者連續兩天在北京朝陽、東城區一些房產中介機構密集的街區走訪發現,盡管路人如織,但路邊遮陽傘下“新政解讀、二手房免稅”等廣告牌前卻鮮有人駐足。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向記者介紹,“五一”假期北京一二手住宅成交不足千套,二手住宅成交創近5年最低。
張旭介紹說,受政策疊加影響,整個“五一”假期,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和二手住宅網簽量分別為803套和172套,總計975套。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由于保障房拉動,同比上漲了53.8%,二手住宅則下降了50.4%。
杭州的王小姐利用“五一”假期看過幾個中意的樓盤,“都是清一色的大戶型,很多都是130平方米起步,剛需人群根本沒法承受”。她告訴記者“城北運河廣場的一個樓盤,最小的戶型是160平方米,加上精裝修,均價3萬元,工薪族只能望而卻步。”
事實上,杭州剛需人群中,很多人都有王小姐一樣的困惑。當地分析人士指出,杭州樓市之所以如此,和偏改善型、高端型的戶型結構不無關系。“一般降價的都是大戶型,剛需享受不到,而新盤推出的小戶型往往是剛需購房者爭搶的熱點,因此難免推動價格上浮”。
主要城市成交量下行
來自亞豪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北京市商品住宅共實現成交8277套,成交面積83 .81萬平方米,環比分別減少57.3%、56.6%。而即便扣除4月前七天暫停網簽的影響,4月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量為359套,相比上月日均成交量也減少了230套。與此同時,4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1938元/平方米,相比上月出現小幅上漲。
上海德佑地產市場研究部監控的數據顯示,4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90.3萬平方米,環比下跌41.3%,成交均價為2391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4.4%。德佑地產副總經理劉伍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隨著新政落地執行,市場購房熱情有所回落,二手房市場短期內的快速退燒也影響整體樓市的成交下行,綜合因素導致4月成交量成為“除了2月份春節銷售淡季以外的近半年最低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