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巨虧企業一年虧500億 全是央企或地方國企
570億政府補貼潤色A股年報
已發布2012年年報公司中 多家公司獲財政補貼超10億元———
“2012年年報披露即將收官,盤點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各類榜單也都粉墨登場。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曾經占盡行業風光的大佬們,如今包攬巨虧榜單前十,中國遠洋虧損95億元領銜,十大巨頭去年一年虧掉了500億元。這邊虧錢那邊補,在570億政府補貼潤色之下,虧損大戶在極力掩飾自身的尷尬。主業不興,上市公司紛紛另辟生財之道,或炒股、或炒“錢”,大搞副業。兩市最大散戶“金陵藥業”2012年買進賣出的股票就達170只。”
A股何日告別“吃軟飯”、“撈偏門”
中國股市市值目前超過23萬億元,是最直觀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其指標作用日益受到重視。每年三四月份是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集中發布時間,每到此時,股市往往隨之起落。
翻看A股上市公司2012年年報,處于上行行業中的企業制造著高額利潤,而處在下行周期中的企業實現巨虧;這邊廂ST公司囊中羞澀變賣家產艱難求生,這邊廂手握重金的公司另辟蹊徑,炒股炒錢,借雞生蛋;有公司大手派現,如方大特鋼、雙匯發展,擁有高比例股權的大股東坐擁巨額分紅;也有公司象征性拔毛,如長征電氣、大連熱電乃至中國船舶,數萬股東分享百萬余元,股息率幾可忽略不計。
無論盈利還是虧損,上市公司都少不了當地財政的大力庇護,披星戴帽的公司乞求以財政補貼躲避退市,業績不俗的公司也是補貼榜常客,希望年報數據錦上添花。
抑制二級市場的過度投資,引導投資者走向價值投資,是近年來管理層大力推動的事情。但在二級市場之外,股民們看到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行為,似乎同樣彌漫著濃重的投機氣息,其“吃軟飯”、“撈偏門”的做法讓中小股民不吐不快。判斷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優秀,應該看它是否有明顯的主業優勢、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還有良好的主業成長性。當一家上市公司整日不務正業東游西逛,即便數據一時亮眼,或也難以為繼。對于這樣的公司,投資者大可用腳投票。
今天是本報“年報看中國”專題報道的最后一期,希望這組報道為您解讀和呈現一個數字化的財富中國現實。
關鍵詞·爛籌
十巨頭一年虧掉500億
截至昨天,兩市最大“敗家子”榜單公布。統計顯示,十大巨虧企業2012年度合計虧損金額高達497.24億元,全部為央企或地方國企。
遠洋蟬聯虧損王
據中國遠洋年報,其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720億元,凈利潤為-95.6億元。2011年度,中國遠洋已經虧掉了104.5億元。連虧兩年,中國遠洋也因此披星戴帽,成為A股市場上最大規模的ST公司。
對于巨虧的原因,中國遠洋歸咎于各種不確定性,比如運價水平偏低、油價上漲、干散貨航運市場低迷等等。
相關新聞
更多>>